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资宋 >
    
    沈敏给出的价格,差不多已经是市场上出售的茶价,几乎比那些茶商收购成茶的价格高了一倍。当然,即便是第一等的茶砖,也不过同中等团茶的质量相仿,这也就决定了新式制茶法制造出的砖茶和散茶,只能是平民百姓能够享用的起的中低档茶叶。

    这几位被沈敏请来的茶工马上就兴高采烈的答应了下来,不管他们如何计算,开办这样的新式茶厂都是有利可图的。即便真的上当,他们也不过就是白白浪费了一些力气,毕竟茶厂的投入可是沈敏真金白银掏出来的。

    而对于沈敏来说,用这个价格去竞争大宋的市场肯定是划不来的。4斤鲜茶叶加工成一斤团茶或散茶,大宋市场上最差的茶叶约在2-3百文一斤,最差一等的茶砖进价都要折合这个数目了,加上运费和茶引钱,必然是远远高于市场价的。

    但是,只要能够把这些茶叶运到海外,哪怕是最差的一块茶砖也能在辽东换上一只羊或是三、五张羊皮了。这一来一去的利润,差不多就有十倍之利,他自然是不会在国内贩卖茶叶的。当然,想要把茶叶运送出海,还是需要鄱阳洪氏和清河张氏这样的家族支持才行。

    就在沈敏同这些茶工讲述茶厂的事务时,洪遵派出的家丁已经找上了门来。虽然好奇于临安来了使者,为何要自己前去旁听,但沈敏还是同身边人交代了一下,便跟着这位洪府家丁赶了回来。

    内侍张世庸正和洪氏兄弟谈论着这些日子临安发生的一些新闻时,便看到一个样貌平常的年轻人走上了他们说话的厅内。沈敏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人有些缺乏礼仪,这倒是附和海盗出身的描述,但是这个人说话却并不缺乏教养,举止之间也不显粗鲁。

    听完了张世庸给自己带来的官家口谕,沈敏也是一度有些茫然。跟着洪氏家眷从临安离开,虽然让他错开了济民社大会的召开,不过却也让他发现了饶州府这一商业宝地。以饶州府为基地,把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和下游的江西、安徽地区的物产综合起来,接着打通长江航道的出海口,那么这可比福建、浙东两路的物产要丰饶的多了。

    如果说,过去的保安社能够依赖沿海两路物产称霸台湾海峡的话,那么激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物产出口,足以让保安社控制住整个东亚海上航路。原本还需要对一些海外土邦妥协以换取商业利益的政策,现在都可以直接跳过了。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丰饶物产,加上保安军在海上的绝对力量,足以颠覆海外各国不恭顺的政权了。和大陆近千年的统一农耕文明不同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