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玄溪旧事 >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bqg178.com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这是贾岛的《题诗后》里的诗句,无独有偶,比如方干也云“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

    吟诗作画,写书著文,都是呕心沥血的苦事,文人墨客,早已体会。这方面例子,还有很多,如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红楼梦》前八十回,法国作家雨果写作《巴黎圣母院》一瓶新买的墨水刚刚用完……

    名家大儒对写作的严谨态度,对学问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敬佩!

    ……

    我之所以突然说这些,专门列一个单独章节,而不在章节末尾的“作家的话”里面附言,是因为最近在写作《玄溪旧事》时遇到的几件事情,觉得有必要赘笔几句。

    一是上个月,我曾经的一位工友,一个打工妹一天晚上qq语音给我,她问我有没有兴趣去她的公司任职,时任副总裁的她愿意高薪诚聘。

    她是诸葛亮的故乡河南南阳人氏,我和她相识是在多年前,都刚刚二十出头的年纪,我们在广东的一家外资企业打工,有次厂里举办了命题作文赛,题目叫《打工生涯》,我摘取了“探花”头衔,获得了大约九十元的稿酬奖励。那时候,她很是羡慕不已,说我在“出花园”上就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了,而今出门打工第一站又得到了写作上的奖赏,完可以去当作家走创作的路,要知道,这九十块人名币可是流水线上六十个小时的加班工资啊。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清楚她当时的心情是羡慕嫉妒恨的,我也有一些沾沾自喜,虽然我明白那一篇千字短文自己腹稿修改成文的时间也许差不多有六十个小时的台下功夫。

    三十岁上下时,我回到了家乡,在媒体单位供职从事专职写作,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她得知我的工资还不及她后,释然了,说她错了,现在时代不同了,很多传统的观念和事情都需要重新审视看待了,必须解放思想了。我笑笑,回复她说,我的写作完是兴趣所至,业余爱好,一个梦想,一个追求,自己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本身就不是当作家的料,写作本来也是一个需要耐住寂寞清贫的行业。她也很坦然道,她也了解一些这个行业,也一直喜欢拜读我的文章,其实作为七十二行之一的写作也不是不能够发家致富,只是你的惰性和矫情、见解和阅历桎梏了你的发展,决定了你的创作之路只能是爱好而已……

    现在,我们都人到中年,她取得了人生的硕果——与人合资创办了一家公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