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倒了,曹安淳依赖的靠山倒了一半,另一半便是当今皇上的生母,现如今的皇太后。

    上一次,半夜跪求王安力保魏公公不成,再见面时王安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话,“凭圣上决断”,就把两人之间的所托撇个干净清爽。

    明明知道被人耍了,还无处诉说,也不能说,不可说。曹安淳知道形势微妙,打掉牙齿咽进肚子里,表面上还得与往日无异,甚至比过去更加打起精神,唯恐被人找到打压和排斥的借口。

    可是,他属于太后宫里的人,虽是红人,在紫禁城的太监群里却属于二等人,大家只盯着皇上跟前得宠得力的那些一等人儿,谁还惦记他呢。

    好在皇上是讲究孝道之人,每日必到太后处请安问候,曹安淳细心侍候着,本来打算静静的观察等待时机,为师父说几句好话也不负当日教导提拔之恩。没想到,事态急转,不几日那人就已经命丧黄泉。

    曹安淳只得夜半更深,遥对月色,燃一缕清香,以表祭奠和感怀。他手下伺候的小太监阿庆以为他又想家了,还好言劝慰,让他内心苦笑不得。

    据他观察和听人传言,当今圣上极不信任宦官和后宫内庭。许是坐到龙椅之前,听闻了诸多宦官篡权的传言吧。

    果真是篡权吗?——这皇权依然在朱家,没见的有谁叛逆。只是,以后的事就不好说了。励精图治是好的,可是目前内忧外患,谈何容易?

    饱读史书的太监曹安淳的内心不禁深深起了忧患——辽东王在北面虎视眈眈,几次三番寻血滋事,需要强兵悍将出征讨伐;可是,大明朝竟然找不出一个胸有丘壑勇于挑战主动请缨的大将军;朝臣们轮番叫阵,相互弹劾攻击,乐此不疲,开始时崇祯帝非常欢迎,但是时间长了,狗咬狗一嘴毛,也就厌倦了。

    但是,那些受到攻击导致家破人亡者阵营哪会轻易松口服输?朝政皆被这样的事情延耽,赈灾、民患、边境等关系民生和安的大事,都被口水淹声攻击声没了……

    皇上的背影是孤独而萧瑟的。正直的大臣们是郁闷的。曹安淳的内心充满了惆怅,胸中总憋着一股闷气,想要吐出来却不知道该怎么吐,也不知道向谁倾诉。

    如果九千岁还在的话,起码可以和他说说。尽管他会生气骂人,也会责怪你办事不利,但他……曹安淳摇摇头不让自己再想下去,毕竟楼未空人却已去,物是人非,多思无益,徒增感伤。

    “曹总管,”宫女红粟在门外轻声说,“太后娘娘又不吃药了,还得请您过去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