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迈着高贵的脚步,在河滩的泥沙中寻着贝蚌果腹。纯洁无暇的天鹅用红掌拨弄着绿波,浮游于浑浊的河面。水中的鸳鸯成双成对,望着天上的孤鸿,享受着世人钦羡的目光。

    每到阳春三月,洛水旁便会叽叽喳喳地聚集起形形色色的鸟儿,即便是常年在河边讨生活的渔民也有好些叫不上名。

    繁华之世必有繁华之地,繁华之地必有繁华之景。洛阳便是这样一个地方。

    有鸟儿的地方,总会有纷争。身强体壮的,自然可以获得最完美的栖息地。而天生瘦弱的,只能瑟缩在角落,捡一杯残羹剩饭。

    自然界就是这样的残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可没成想,人世间的倾轧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在朝堂,尤其是在洛阳。

    当年,曹植便是看着东流的洛水,踏上了东返封地甄城的落寞之旅。那是他的亲生哥哥曹丕,为他专门挑选的“养老”之地。

    河水不会逆流,人生同样不会逆转。

    曹植只能将自己的愁思,赋予洛神听。

    可神灵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你不需要他的时候,他总是高高在上的对着你微笑;当你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却又总是寻觅不到。

    公元228年,蜀汉北伐之势,如燎原之火,熊熊燃烧。

    这一年,魏武帝曹操已故去了整整八年,魏文帝曹丕也于一年多前病逝,刚刚继位的曹叡,还是个二十四岁的青年。

    这一年,曹丕留下的顾命大臣中,陈群58岁,曹休53岁,司马懿49岁,曹真48岁。

    没有人知道接下来,历史的天平会向哪边倾斜,神明的眷顾又会让谁的阳寿更长一些。

    可他们都知道兵权的重要,谁有了兵权,谁就拥有了话语权。

    目前来看,曹魏的兵权握在曹家人自己手中。曹休任大司马,都督扬州诸军事,手握雄兵十万,镇守东南抵御孙权;曹真任大将军,坐镇京师,执掌禁军,统理一务。而此时的司马懿官位只是骠骑将军,加都督荆州诸军事,统军八万,隔江与陆逊遥相对峙。

    不过,曹休与曹真二兄弟始终不敢忘怀,那一年昏暗的寝宫中,弥留之际的曹丕对他们二人的谆谆重托“先皇私下里曾对朕说过‘司马懿鹰视狼顾,有不臣之心。善用之,为社稷之福;兵权久付,必为国家大祸。’此言朕始终谨记,须臾不敢妄。朕百年之后,卿等务须时时留心,处处留意,勿使兵权旁落!”

    可司马懿恰恰是个极会隐忍的人。他就如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