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只得一人前往九成宫避暑,可回来后看到李渊越发病重,身体每况愈下,便很担心。

    就在李世民去九成宫避暑时候,当时的宰相马周,就上疏建议及早返回,这样说道“大安宫位于宫城之西,其墙宇宫阙的规模,和皇宫相比尚为矮小。臣认为东宫皇太子的住宅还处在城内,大安宫是太上皇所居住的地方,反而在城外。虽然太上皇崇尚淳朴的德行,追求清廉简朴,陛下难以违背仁慈的旨意,爱惜人力;但是藩夷人朝见及各方面的人士观瞻聆听,有地方不够用的感觉。臣希望建造高墙,修建门楼,务必体现显赫高大,以满足各方面人士的愿望,那么陛下的大孝之心就明示于天下了。

    臣看到有明确的敕令在二月二日临幸九成宫。臣私下以为太上皇年岁已高,陛下应该早晚照看饮食和起居状况。现在所要临幸的宫殿距离京城三百多里,陛下的车乘一出动,清道呵禁行人超过十天,不是一早一晚可以到达的。太上皇如果思念,而想立刻见到陛下,陛下将怎能赶到?况且陛下这次前去本来就是为避暑。然而太上皇仍然留在炎热之地,陛下自己却到了凉快的地方,温情之道,臣私下赶到不妥。然而诏书已经发下,业已成为事实,希望能告诉迅速返回的日期,以解开众人的疑惑。”

    李世民越感不安,便回来面见马周道“爱卿,太上皇,身体每况愈下,朕一直想为何太上皇不愿与朕一同前往九成宫避暑,经爱卿提醒,是朕没有考虑到太上皇年岁问题,舟车劳顿,车马喝止声……朕想为太上皇造一座宫殿,新的大安宫,爱卿以为如何?太极宫常年潮湿阴闷,恐对太上皇身体有损!在皇城东北,以为太上皇颐养天年。”

    马周道“臣以为陛下这件事可以昭告天下,以示孝心!另外天下安定,国库也已渐渐充盈,……”

    后来这大安宫还没建多久就噶然而止了!因为李渊去世了。

    马周又建议祭祀太庙道“陛下臣又听说圣人教化天下,没有不把孝作为根基的。所以说“孝莫大于尊敬父亲,尊敬父亲莫大于把父亲和天帝配祭。”又说“国家的大事只有祭祀与战争。”孔子也说“我不能参加祭祀就等于没有祭祀。”这是圣人如此重视祭祀。自从陛下登基以来,宗庙祭祀之事没有亲自参加过。猜想陛下的心情,只要车驾一出,花费就会很多,所以忍着孝心哀思,以便利于百姓。于是使一代典籍不记入皇帝进入太庙祭祀的事情,这样将用什么传给子孙,示范后人呢?臣知道大孝确实不在于祭祀,然而圣人训导人们,的确有委屈自己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