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元殿建造时充分利用了龙首原的高地,居高临下,威严壮观,视野开阔,可俯瞰整座长安城,王维有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形容了它当时的巍峨。

    含元殿主要是举行大朝礼仪的场所。自龙朔三年(663年),唐高宗始听政于大明宫,含元殿便取代了太极宫承天门的地位。

    无论是大朝仪、还是皇帝上尊号、改元大赦,都属于含元殿的礼仪功用。除了用做礼仪,含元殿使用很少。见于史料的仅有宴燕群臣和策试举人。唐玄宗经常在含元殿大宴群臣,其中最著名的一是,“宴京师侍老于含元殿庭,赐九十以上几、杖,八十以上鸠杖”,规模很大。

    唐玄宗还曾在开元八年(720年)、九年(721年),天宝元年(742年)、三年(744年)四次在含元殿策试举人。此是后话。

    宣政殿

    含元殿正北是宣政殿,为皇帝临朝听政之所,称为“中朝”。

    宣政殿前左右分别有中书省、门下省和弘文馆、史馆、御史台馆等官署。在殿前有三门并列的宣政门。

    宣政殿作为常朝的殿堂,是大明宫中轴线上三座主要朝廷主殿的核心,大唐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影响历史进程的诏令,都是从这里策划和发出的。此殿的主要使用情况如下

    一、望朔受朝

    皇帝御宣政殿受朝,是经常的活动,它是望、朔视朝。

    二、常朝

    平时的常朝听政,并非每天都有,一般是皇帝和宰相根据情况决定几天一次朝会。

    三、皇帝亲躬

    宣政殿

    皇帝亲躬的典礼、仪式多在宣政殿举行,庆典结束后,一般都是登大明宫丹凤门楼宣布天下,并宣布大赦令。

    四、传授国玺及新帝即位

    在宣政殿也举行过太上皇向皇帝传授国玺及皇帝即位仪式的情况,诸如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作为太上皇的玄宗,在宣政殿将国玺传授给肃宗。翌年元旦,玄宗又在宣政殿册肃宗尊号“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

    五、进行殿试举人

    皇帝经常在宣政殿进行殿试举人,例如乾元二年(759年)五月,即位未久的肃宗,在宣政殿对“文经邦国”等四科举人进行御前殿试。

    六、读时令

    读时令之礼创始于魏晋时期,即每年的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五个节气,都要在御前读时令。节日这天,皇帝升御座,身穿与节气相应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