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非是打火之时,因此酒馆之中甚是冷清。酒馆内稀稀落落的坐着五七个行脚误了时辰的商贩。

    刘载也非好事之徒,喊来店小二,吩咐了酒水,陈二自包袱中排出一百两银钱,几人就近捡了不惹人注意的座头坐下。

    须臾,店内来了一老一壮两人,亦在靠近刘载的位置捡了座头坐了。

    但见那汉子道“母亲在此稍坐,儿子买些酒食来!”

    那老妪道“我儿,酒水不需多,肉食果蔬却要多些!快些吃完也好早些赶路。”

    那汉子点头道“母亲说得是。儿子寻思,也是这般计较。”

    说罢便离了座了,径去柜面之上寻那店小二。

    刘载见此母子二人来的蹊跷,便有心留意此二人。

    片刻

    那汉子回得座位,四下望了望,眼中满是警惕之色。

    须臾

    店小二托出一桶盘,四样菜蔬,一盘肉食,铺放在桌子上。后又将烫好的一角酒摆下。

    那汉子对店小二道“小人母亲骑的头口,相烦喂养,草料望乞应付,走时一发拜还!”

    那小二应了声,便走开了。

    那汉子忙给老妪斟满一杯酒,道“儿子却是不孝。让母亲这般年岁仍流离奔波!”

    那老妪道“我儿休要自责。此难却是因你亡父而起,于你何干?只可惜我儿一身武艺才华,却竟落得如此下场!”

    说罢,那老妪面色深沉,一言不发。

    汉子见状,忙宽慰道“母亲休要苦恼。正所谓天涯之大自有容身之处。想儿子幸得父亲教导,学得一身本领,纵使在那东京待不得,却也非是无处容身!想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他手下军官,多有曾到京师,爱儿子使枪棒的极多。现下边疆不安,军中正是用人之际,今日前去投奔,足以安身立命!”

    那老妪又道“老种经略相公我也曾闻。端的爱民怜士的青天好官。只是此去延安,山高路远,高俅那厮又追捕甚急,我俩须得小心才是!”

    若是吃了旁人,那母子二人话哪里有兴致旁听,只现如今撞到刘载这般有心之人。侧耳细听之下,心中一惊,眼神直直的盯向旁桌这母子二人,一脸的不可思议。

    “小可刘云见礼,请恕在下唐突,敢问两位哪里来,要去往何处?”

    那汉子见这位自称为刘云的汉子来的尴尬,心中便有了三五分警觉。时下忙起身还礼道“小人姓张,原是京师人,今来消折了本钱,无可营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