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关陇世家 >
    
    最终,后燕皇帝慕容垂答应了拓跋珪的求援,派出了比拓跋珪预期要多得多的援兵。

    亲戚关系,起了作用?根本不是。只是因为,拓跋珪碰到了一个好的时机。

    后燕皇帝慕容垂,一代枭雄,雄才大略,足智多谋,手下谋臣如雨,名将如云,兵精粮足,能征善战之士众多。因此,慕容垂也不安心屈居于一隅,他想开疆拓土,建立不世功勋。只不过他的目标,并不是北方贫瘠落后的蒙古草原,而是南方繁华昌盛的中原之地。

    慕容垂想要力攻取中原之地,却又担心蒙古草原诸部从后燕背后捅刀子,因此他决定先派大军征讨、敲打蒙古草原诸部一番,然后再力攻取中原。

    正愁师出无名,就立即得到了拓跋珪的求援,这让慕容垂大喜过望的同时,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要扶持刚刚建立的北魏,要把北魏打造成一个牵制、制衡蒙古草原诸部的一个重要棋子,他要把拓跋珪打造成后燕在蒙古草原的代言人。

    慕容垂有如此想法,并不是因为他相信拓跋珪的能力,而是因为他看好刚刚建立的北魏。蒙古草原原本就是代国的国土,草原上怀念代国者众多,北魏此时虽然弱小,但是潜力无穷。慕容垂是在进行一种投资,投资一股潜力,投资一个未来。

    于是,慕容垂就将原本用来征讨、敲打蒙古草原诸部的五万精锐骑兵部派出,支援拓跋珪。

    国与国之间,最重要的是利益,是需求。拓跋珪及其建立的北魏,此时符合了后燕的利益,满足了后燕的需求,因此,后燕也就成为了北魏最坚实的盟友。

    后燕五万精锐骑兵的增援,让拓跋珪不但度过了生死攸关的重大危机,而且得到了后燕这个大国的力支持。

    因祸得福,说的大概就是,拓跋珪此时所面临的情形了。

    拓跋珪和后燕五万精锐骑兵汇合后,在高柳(今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设伏,一举击败了刘显、拓跋窟咄军。刘显率残军逃回匈奴独孤部,拓跋窟咄则率残军逃往匈奴铁弗部后,被匈奴铁弗部首领刘卫辰诛杀。

    拓跋珪趁机收编了拓跋窟咄的部众。

    随着拓跋窟咄的败亡,拓跋珪代国继承人的身份正式确定了下来。复兴代国的重任,也完压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

    十二月,后燕皇帝慕容垂加封拓跋珪为西单于、上谷王,拓跋珪拒绝接受。

    这是一件十分有象征意义的事情。

    慕容垂是希望北魏能够成为后燕的附属国,拓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