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番仪论,亮、仪盛赞扬包包文思敏捷,才高九斗,包包少不得来一波辞谢,诸葛亮的心情也平复了许多。

    接下来,三人就魏国援军讨论起来。

    包包道

    “此次援军主帅为司马懿,此人鹰视狼顾,知机善变,号称‘冢虎’,与丞相‘卧龙’,针锋相对,不可不防。”

    杨仪点头也道

    “其军中大将张颌,乃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也得小心。”

    诸葛亮摇一摇羽毛扇,右手轻轻挼弄颁下胡须,脸上露出沉思的表情。

    魏军的情况,斥候有报,15万左右,正在赶来,司马军一下不可能到西城。沉呤了一下,开口说道

    “明早魏军会到,算下街亭到这里的路程,应该是其前锋马军,步军会延后二天。”

    杨仪点头“对,数量不会太多。”

    也说“估计是二到三万人左右。15万军队,基本是二、三成马军。”

    诸葛亮总觉不放心,心中不安,敌情,对,就是敌情,魏军具体什么军情,都是斥候观察到,也就是敌军想让你知道的,其核心军情是弄不到的。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彼不知己,知己不知彼,胜败泰半;不知彼,也不知已,每战必败。

    现在城内是做了准备,只做到‘知己’,却不‘知彼’。

    思考到这里,望了两个人一眼,心中比较,杨仪,清高,孤傲,认死理,做做后勤还行,其他,就逊色多了。子美,苍老的外表,年轻的内心,学问好、思维快,一新字,一新诗就是其优秀表现,此子不错。

    昨天初次见面,其建言,高屋建瓴,其方案,更是胆大心细,好,好,就他了,且试他一次,量其胆之大小。

    诸葛亮想到就做,马上说道“两位言之有理,现在局势尚不明了,亮正考虑会一会司马懿,探探敌情。”

    杨仪疑惑“什么?会?”

    包包接上说“怎么会?”

    诸葛亮放下羽毛扇,立起身来,大笑道“咱们大汉,前有关公,荆州单刀赴会,今亮在陇右西城,一身布衣,单骑会司马,愿再创我大汉奇迹。”

    杨仪站起来急声道“不可,丞相身负重任,万万不可轻身入险。”

    包包也站了起来,躬身拱手,劝道“丞相也说是‘奇迹’,这太危险了,丞相,您不可轻易去弄险。”

    诸葛亮说话虽然大声豪气,但是也在注意两人动作表情,看到两人真情流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