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世界魔改师 >
    
    [以下来自百度如果按照朱元璋规定的标准来计算,明朝官员的俸禄,并不比前代低多少。即便是县官,每月领取七石大米,也是足够开销的。

    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到了永乐年间,虽然纸面上的俸禄没变,但官员们的实际工资却大大减少了,原因很简单大明朝已经拿不出那么多粮食发工资了!

    所以,只好通过“折色”(把粮食折算成同等价格的宝钞)这种手段,来发放俸禄。

    为什么国家突然没粮食了?主要还是因为迁都。本来明朝的首都是南京,紧靠着江南鱼米之乡,国家的赋税重地,粮食充足,自然可以发俸禄。但是迁到北京之后,大批人马都跟着去了。北方生产不出那么多粮食,只好靠大运河的漕运,从南方往北京运粮食。长途运输,损耗不小,这么珍贵的粮食,用来供给京师人口的口粮,已是捉襟见肘,又哪有富余,去给官员发工资呢?

    于是,自明成祖朱棣开始,明朝皇帝们想了许多馊主意,用别的方法来弥补俸禄的亏空。

    在这方面,明朝皇帝是真的不走寻常路。比如说永乐年间,“春夏折钞,秋冬则苏木、胡椒”。竟然把苏木、胡椒之类的香料当作工资发给官员了!苏木胡椒自然是西洋番国进贡的,后来郑和下西洋,又带了一大堆回来。可是这些玩意,既不能吃,又卖不出去,官员们拿在手里,都是面面相觑,猜测一下,后来官员们群起反对“下西洋”,是不是也是因为被“香料抵工资”给气到了呢?]

    表面上,郑泷每月的给米,基本上比同级的大明官员少,但如果加上给的纯银,就明显多出一大截,而且,没有折色,不会用所谓的“宝钞”!

    纯银子与宝钞的区别,傻子都知道!

    现在,新的天府国政府虽然仅仅占据了老百姓口中天府平原,只有大约二点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执行如此厚待官吏的国家养士政策。

    圣人有言“君待臣如手足,臣视君为心腹;君待臣如草芥,臣视君为寇仇”!

    受到极大尊重的官员们,一个个努力工作,虽然在郑泷看来也是无事瞎忙活,但起码在统计官绅百姓人数,统计各地各州县具体水利、人文、户口、经济这些事上,已经开始步入正规,而不象明末的散养状态了。

    成i都官绅,自然是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

    在成i都一周之内步入正轨后,大西军也来了。

    “父皇,儿臣乃大西定西将军,这成i都府,理应由儿臣来打。”定西将军张(即李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