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骁想了想,觉得形势不妙,立即沉声道“此事非同小可,必须尽快禀报父皇!”

    飞鸽传书将消息带回汴京,却没有收到汴皇的回复。战事随时爆发,阳震与阳骁都有些焦急,连续发出数封信报询问圣意,始终没有消息。直到多日后,域口的官道上,忽然来了一支千人左右的队伍,浩浩荡荡,围护当中一辆华贵的马车,来人正是微服出行的汴国皇帝。

    域口大营接到消息,众人皆是一惊,连忙列队恭迎圣驾。

    无暇顾及多日奔波的辛苦,皇帝与众人径直入了营帐,端坐主位,方才沉声道“凤桐关情况可有何变化?”

    阳震上前沉声回道“目前定国似乎旨在加强军防,暂时没有查到对方有进一步的举动。臣接到消息之后,已经即刻命于士和将军率领一万精兵赶往凤桐关,以防万一。”

    皇帝“唔”了一声,点了点头,苏漓在一旁,默默打量着他,此刻,皇帝沧桑的脸上已呈疲态,至少一个月的路程,这么快即赶到,显然也是对目前形势极为紧张。

    “晟国提出和谈,陛下心中可有了决断?”阳震随即问道,晟国递上议和书已经多日,仍没有做出答复。

    皇帝眉头紧锁,沉默了一阵,看着众人不答反问道“诸位觉得应该如何?”

    所有人面面相觑,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难以决断的信息,原本这场战争的敌人只有晟国一方,如今定国也蠢蠢欲动,确实有点棘手。

    “陛下,依在下认为,理应议和休战。”见无人答话,苏漓缓缓开了口。

    “为何?”皇帝不动声色道。

    银色面具后的女子,神情平静淡漠,语声不急不躁,只是将形势娓娓道明“如今天下三分,以晟国兵力最为强盛,定国财力雄厚,而在这两方面,汴国都稍逊一筹,我们最有优势的一点,便是丰富的作战经验,和骁勇无匹的士兵。但,并不适宜长期作战,更遑论以一敌二。”

    “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汴国还怕了他们不成?”于将军不满苏漓所言,愤然反驳,“他们想议和便议?凭什么?”

    苏漓淡淡道“在下以为,聪明的人理应顺应当下情势,而选择出对自己最有利的一面,才是上策。止战,并非是怕了他们,更重要的是为自己争取更多更有利的条件,待日后另择最佳时机达成目标……咳咳。”她话没说完,心口忽然阵阵闷痛,不禁暗暗皱眉。自从静琬姑姑将内力悉数传入她体内之后,浮云经与乘风两股内力始终不能完整融合。而前不久,她危急之下,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