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到早上八点,90级导演系有自己专属的教室,宋亦路不用去找自习室。

    来到教室,已经有三个人在里面看书。

    宋亦路与90级导演系的其他二十九个学生并不算太熟悉,上课大家在一起,但下课之后就不再有什么交集。

    他固有的小团体就是寝室那几个人,现在还搬出宿舍,住在学校外面。

    人的一生,很多人在你身边都只是过客,别看你在一定时间内与之关系非常好,但也很有可能是再也不见。

    所以,与他们交集与否,部取决于你的想法。

    宋亦路显然不想与这个班级的人有什么交集,本来他与这个班上的人就不熟悉,最熟悉的还是表演系那个班的人。

    而且,这一世,宋亦路的灵魂是由别人来掌控,也没走出他前世的轨迹,还是背后那个人自己去决定吧。

    学习是个辛苦活,普通大学的学生都是60分万岁,但在万年青大学联盟,必须要75分才算及格,这也是为什么说万年青大学联盟都是宽进严出。

    同样是艺术大学,我努力比你努力要多出很多,我的基点自然就会高很多。

    不是说汉国艺术大学出来就能怎样,也不是说普通艺术大学就不能出人才,而是讲成才比率要比普通艺术大学高一些。

    这一批导演系的学生,除了当年的萧晓,好像还没听说谁在20年后大红大紫,宋亦路后来也不太关心这些。

    但他下一届91级导演系的学生可大放异彩,被称为第十二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下一届就有四个。

    很多事情也都是这样,当某个历史时期,总有一大批人才辈出,但这个时期的前后,你仔细想想,好像空空如也。

    宋亦路倒不是因为谁出名,谁不出名才去结交,首先要脾气对,另外走得近,其次是熟知,他不想把人际关系搞得那么复杂,觉得烦。

    像刘央,他原来就不认识,这个人也不出名。

    张衍也是与宋亦路一个寝室,要不然他管张衍是谁。

    段子平与杜磊曾经就交往过,俗话叫知根知底。

    王若望是不打不相识,没有其他理由,打过一架觉得对脾气就混在一起,如果不对脾气,老死不相往来。

    宋亦路对此看得很淡,他经历过很多世,每一世都有自己的朋友,可每到一个新世界,他都需要重新开始,这也是他对朋友当做过客的原因。

    我起码还可能有下辈子,你,我的朋友,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