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东白山 >
    
    因为老婆的外婆家,曾经是附近数一数二的大地主,当时的妈娘(就是老婆的大姨娘)就在上海工作,也是时局变化,命运就“随波逐流”,不过别的不说,见识的确有所超越同辈人。

    96岁的妈娘,还会做饭,只是小辈不让她做了而已。

    丈母娘与妈娘都有一个至高无上的观点,就是一切都以培养下一代为主。

    长辈们有这样的观点,真的是难能可贵,自己本来还在考虑婚姻的波动性,看到了这样的见地,就定下了心,有这样的观点,至少对于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应该可以放心了。

    做人本来就是永无休止的重复,永远永远的昨天、今天、明天、甚至后天,对于能够为明天和后天打算的人,就把自己交出去吧!反正自己也吃不了亏,因为明天和后天本来就不应该简单的重复昨天与今天。

    看家里老的,就可以知道小的某些主流意识了,张伟本来就是爱好易经的人,况且自己曾经预测过自己的婚姻,得的意思就是西山小妹,某些条件也是符合的,如大马坞算是大西区的山坞里,而且老婆就是最小的,又可以旺后代,那也算是好婚姻了,于是就“一锤定音”了。

    说起往事,介绍人孟亦女一家子真的是热心,她当时与妈妈一起卖水产品,因为是隔壁,所以就会互相照顾着,说也是奇怪的,别人都说同行人冤家,同行妒忌,可是自己的一家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可能是人家写错了吧。

    关于孟姓,就会想到南孟故里——应店街镇十二都,据《浙江通志》和《暨阳孟氏宗谱》记载,孟子48代孙孟太尉公,名德载,字仲博,为宋信安郡王孟忠厚之子,宋哲宗孟皇后之内侄孙,宋朝贵戚。幼时扈驾南渡到浙江,作战勇猛,军功显赫,且学识渊博,文武双,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皇上悯其劳苦功高,特旨公择地概里夫山脚南(今应店街镇十二都)定居,成为南方孟姓始祖。

    应该说孟子就仅仅次于孔子的圣人,更有“昔孟母、择邻处”的家学渊源,可以说这片环境对于教育的重视也非比寻常,感受到了的也是一种荣幸。

    自己与老婆的介绍人就是这个孟亦女一大家子,她大姑一家子、小姑一家子、还有就是她们自己娘家一家子。

    她大姑姑就是老婆的堂嫂,而她小姑姑也是与老婆一家子都走得很近。

    缘分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衍生,也就是精诚所至,才会金石为开,你的行为可以传导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