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万律一抹红 >
    
    茵茵在市检察院办完事情,路过检察立案大厅,准备回律师事务所,刚到大门口,听到背后有人喊她。

    “茵茵律师。能在这里见到你,也是运气好。”一个消瘦、憔悴、满脸皱纹的老妇人,正从立案大厅的椅子里站起来,举着拐杖缓慢地向她走来,“我到过你律师事务所,没看到你。”

    “你到这里,有什么事?”茵茵问,“你老人家从哪里来的?”

    “我在检察院申诉科立案,每个星期一,来一次,看我孙子的申诉案立案了没有。‘’老妇人说,“为了这个申诉案,我前前后后快一年了,案子也未立。”

    “到律师事务所,我们慢慢谈。”茵茵牵着老妇人,上了车。

    十五分钟,到了律师事务所,王建给老妇人倒水喝。

    “你孙子的父母亲,哪里去了,他们不关心自己的孩子?”茵茵问,“他们还是最亲的近亲属,他们应该付出更多的义务。”

    “在我孙子五岁的时候,他们就离婚了,又各自成了家。”老妇人说,“他们都去了远方,连在哪里不知道,平时又没什么来往。”

    “那抚养费,他们也没给?”茵茵说,“抚养子女,是做父母的义务。”

    “靠我的退休金,我是农村小学教师退休的。”老妇人说,“我的退休金,三个人生活,老胖、我、孙子,哪里够用呢。”

    “你为什么要坚持为你孙子申诉?”茵茵问,“我想听听你的理由。你的那些判决书、申诉书、证据,我有时间,再认真看看。”

    “我的孙子,从没不会对我讲假话。”妇人说,“我姓孟,叫孟滔花,现在62岁,上世纪70年代的师范生。”

    孟滔花继续说,茵茵听,王建助理做笔录。

    对判决文书,我也理解一点。我曾经到监狱探望过孙子,我问他,三人开始密谋抢劫时计划只抢劫那个女的三万元,为何判决书变成抢劫十万?抢劫那个女的三万元,他给出的理由是说那个女的,虽然开着宝马上班,但也是个开烘焙店的,做小生意的,现金一天最多三万元。至于判决书认定他们抢劫十万,就不清楚了。他们三个人,其实一分钱也没到手,因为那个女的中途逃跑并报案。定抢劫十万,这罪行就更重了。对于劫数额的问题,我问过本案主犯姓湛的父母好几次,他们到监狱探问过他的小孩,说是抢劫四万元现金。这是判决书的第一个疑点。

    第二个疑点三个人在寻找抢劫对象时,我的孙子在场。买各种做案工具如帽子、尼龙绳、封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