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后,四人结伴去图书馆开始收集起了各自需要的资料。按照209学习小组的惯例,各自收集完资料后开个会,大家畅所欲言的讨论下。大约到了10点的时候,四人带着各自的笔记本开始了飞龙项目的第一次会议。

    陈东风当仁不让的还是‘飞龙’的小组长,四人坐定,陈东风先开口了,我查了下资料,暂定携带2-4枚惯性制导导弹,每枚导弹重量在20-30kg左右,先按30kg算。挂点位置在机翼两侧,如果有需要的话也可在机腹部位。

    这样算下来2台发动机约为40kg,导弹60-120kg,机身重量按照以往经验大概在50kg作用,燃油重量为了增加巡航时间需要提高到50l-60l左右也就是30kg左右。

    如果巡航速度要有200-300k/h的话,无人机推重比如果设在02左右的话,那么需要的推力至少要2744kn,单台发动机的推力要达到1372n,也就是如果在核心机(700n左右)不变的情况下,推力要增加将近一倍。可能需要改进核心机,具体的涵道比还需要计算和实验。大家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说下吧!

    “那,我先来。”唐昌宏说到“不知道大家对航模的外形有什么想法,不过大涵道比的发动机由于风扇的增大,不能再适用于发动机尾部内置,必须要安装在机翼两侧,外形的选择有民航飞机或者轰炸机。民航大飞机的代表就是波音-747、道格拉斯dc-10、空客a300和伊尔-86。轰炸机的代表是老毛子的tu-22,a国的b-50还有我国的hong-6。大家钟意哪一个?”

    基本上没有争论哪一个好看,四人就直接选择了以hong-6为基础的外形。

    “那看来大家的想法都是一致的,那基于hong-6的外形基础,也就是翼展323米、机长348米机、高1036米、机翼面积1647平方米,我倾向于把缩放比例定位1501,就是飞龙的翼展在21、机长在23、高度在06米左右。”

    “那结构重量可以控制在30kg左右吗?”陈东风询问他。

    “应该没问题的,飞龙并不需要特技飞行,很多加强结构是不需要的,我估计应该在25-28kg左右。”唐昌宏很自信的回道。

    “那起落架你准备是可收起的还是固定在外部?”杨韦问他,杨韦觉得i2000在飞行的时候那3个起落架是最丢分的。

    “鉴于飞龙的体积很大,采用折叠式液压起落架应该是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