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群哗 >
    
    金门村是黄土高原上一个普通的村庄,在金门镇属于贫困村。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bqg178.com这是中国西北地区一个普通又平凡的小村落。说金门县近年来以旅游来拉动经济,在老城区之外的外滩建起不少大厦,又在汽车站附近建立起联动周围六个邻县的大型商贸城,但归根结底,金门县的气息是属于乡村的,是属于黄土地的。金门县几乎处于一个盆地地区,而六大乡镇则如同众星拱月般伫立在把县城包围起来的几个山头平原上;平原的面积事实上并不大——但足以叫一两个乡镇的人口有立足之地。先辈的村落在山边、河边安家,至今不曾更变的村名证明了这一点处在山边的大多叫坡头、咀、沟里、山塬;靠在水边的大多赢得了湾、滩、河、井的称呼,原始的村名多是依地势而起的名头,未必可以对应于文字,后来的子孙往往善意地嘲笑先民们对久居之地的命名,却依然被其中透露出来的油然而生的亲昵所感动早饭头、车辆厂、计家坡、利河儿、白狼村……由此大致可知祖辈们毗邻的恶劣的生活环境——西北地区的很多村落、乡镇都有自己的传说故事金门镇一代的祖父辈青年时代——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他们出门人人都要操着家伙,为提防胆大包天的野狼。当时的困厄可见一斑。而如今,这些生灵早已销声匿迹。居民开始在黄土地上重新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从建国到新世纪,西北地区的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二零一零年的时候,由于乡镇改革和政策鼓励,此前处在山咀、坡头、沟里、山塬或是湾儿、滩儿、河边贫苦地区的居民大都迁到了平坦地区。新迁至的农民受到了原住居民的轻视。镇上的老百姓轻视村里的老百姓,觉得他们死板、吝啬、不好打交道;村里的老百姓轻视从山头搬迁过来的老百姓,觉得他们思想落伍,倔犟、固执、难缠。和谐发展的背后并非百废俱兴。仗着山高皇帝远,基层便钻了党和人民的空子。村里永远有几个好事者敢于挑衅村老百姓的共同利益,也总有几个智叟受到拥戴。村里常有分歧,决不能仅以鸡毛蒜皮、斤斤计较定义这些迭生的矛盾——为了几个麦穗可以互相骂上一天,邻居的羊又糟蹋了谁家的庄稼,谁家的媳妇给掌柜的戴了绿帽子,哪家的小娃儿初中没你念完出去打工了,谁家的儿媳妇把两个老人赶出家门了,谁家儿子的婚事已经吹了第三次了……这样的事情总是存在的,从父辈,到父辈的父辈,再到更远的祖辈,向来对此司空见惯。

    村里总有几个懒汉,打光棍,游手好闲,知命之岁,,一夜归西,往往过了好几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