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想要找秦牧,却根本找不到他的人。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bqg178.com

    秦牧这时候已经来到了宁边。现在已经进入宣和五年的三月份,到了棉花种植的季节。所以秦牧只能丢下手头的工作,再次来到宁边。

    棉花种植,除了他没人会,虽然秦牧也不是农民,但是他好歹见过棉花。

    在二十一世纪,秦牧特意去农业大学请教了专家教授,现在他好歹也算半拉农业人才了。

    棉花种植,或者说大部分农作物的种植都很依赖温度。如果温度不合适,植株长不好。

    后世河套地区的温度情况并不能用来作为依靠,毕竟这里是千年以前。

    秦牧只能把部的棉花种植基地划分为三块,间隔着日期分三批种下了棉花。这样基本能保证至少有一批能长好。

    根据后世的知识,秦牧教会了农林局的技术人员如何种棉花。

    农业和林业在后世是分开的,不过在这个时空,秦牧可不敢奢求,河套这三座城市的农林局加起来也不过十几个人,这已经是折可求能给他提供的部了。

    不过有就比没有好,十几个总好过一个没有。农业的种植又不是高科技,没什么太高技术含量。

    农业真正技术含量高的是工业领域,科技领域,比如育种,比如水利建设,真到了农民种地这一块,种棉花和种别的也没多大区别。

    秦牧来宁边,种棉花是一块,更主要的是要搞水利建设。

    棉花生长需要大量的水,没有充足的灌溉,棉花长不好。

    同时秦牧,或者说折家面临一个非常巨大的麻烦,就是李彦亲自来了府州。

    李彦是赵佶的心腹宦官,如今提举西城所,管理天下公田,他到府州干什么,简直不言自明。

    本来赵佶是要对折家下手的,或者说至少要敲打一下折家,但是偏偏这时候出了正一道造反的事情,有张天师出头,一下子把事情给扛走了大半,这让折家头上的危机暂时解除了一些。

    可是面对李彦,折可求也不能怠慢。

    他现在非常理解秦牧的战略。

    破坏容易建设难。如果换做从前的他,有了近卫团这样的武装,他随时随地都想造反。甚至造反都不是目的,打下汴梁城没什么好称道的。

    只有灭了金国,西夏,吐蕃,这才算是不负此生。

    但是折可求现在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就是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又怎么样?天下还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