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军器那么多作坊都在三司胄案底下管着,工匠、官吏几千人呢。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bqg178.com这么大的一个部门李不弃不可能一个人管起来,自己带人手来于规矩不合,很容易让人扣上一顶“任用私人”的帽子,而且新调来的人要熟悉业务也需要很长时间,其间还容易让有心人钻空子,所以李不弃要想尽快把胄案接过来最好的办法还是收服胄案原有的官吏,至于那些不听话,不堪用的人就要清洗一批。

    在哪个单位动人事都是大事,都是需要契机的,李不弃当然不能等机会自己出现,他耗不起这个时间。所以考试就是制造这种契机的好办法,有了试卷在手,白纸黑字抵赖不了,对成绩不行就有了清洗的理由,成绩好的就有了提拔的理由。当然若是成绩不行但交了投名状也可以免死甚至不妨碍提拔,就像是“素质教育”一样,说你行得理由很多,就看谁掌握评判权了。

    张尧佐虽然举荐了李不弃但其实心里很不踏实,生怕这位不走寻常路的神仙整出什么幺蛾子来让自己偷鸡不成蚀把米,所以得知李不弃今天来上任就安排了人盯着,让他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立刻禀报自己。当听说李不弃二话不说就考试的时候他先是吃了一惊,但立刻就隐隐猜出了李不弃的用意。这就是阳谋,像这种千年的老狐狸一眼就能看透。

    但是能看透不等于他就能想出这法子来。张尧佐心里不禁对李不弃的手腕儿点了十二个赞,一直提着的心也放下了不少——这表明李不弃至少不会蛮干惹事。

    现在他倒是好奇李不弃会考什么,看看手头儿事情不多,便从自己的公事房出来,作出一副在各处巡视的样子兜兜转转就走到了胄案所在的院子外,见王拱辰已经在门外了。

    只见院子里摆了几十张桌案,正有一群小吏和书办在奋笔疾书,门外一群官吏、书办正伸着头看里面的情况,李不弃则端坐在书案后面拿着一张卷子看,不时用眼角余光扫一下下面的情况。

    张尧佐见王拱辰正和几个主事在低声交谈便走过去。王拱辰脸色不大好,见张尧佐过来便向后撤了一步,让了个位置出来。正和王拱辰小声嘀咕的一个老主事刚才从王拱辰那里找到了主心骨,立刻看懂了王拱辰的意思,马上转向张尧佐诉起苦来:“副使,这新来的李判官不知是如何想的,竟然要我等与小吏一起考试。我等最差也是同进士出身,李判官却要我们答河渠用工多寡,一副弩机要用多少铜铁、各处铁木价格多少这等琐事,竟把我等与小吏、工匠一样看待,岂不是有辱斯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