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港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感慨完后,我又向黎平问道。

    “这段时间按照李先生的吩咐,我时刻关注着数码港的进程,顺便也比较深入的了解了一下数码港。”

    “二公子的数码港蓝图,去年年初就已开始筹划。他选择的碧遥湾紧靠香江大学又邻近香江中环商业中心,要说碧遥湾,算是最有条件成为香港硅谷的。”

    “选择香港大学附近,估计二公子是考虑到人才的问题。不过这个数码港项目和港府经历了近一年的持久战,才有了眉目。”

    “哦!过程居然这么屈折?”

    “是啊,还是在今年1月底,事情才出现的转机。1月港府行政长官出访以色列,考察当地的科技发展,二公子以科技界人士获邀。”

    “这个过程中,二公子把握住了机会,在途中不断向行政长官游说。三天以色列之旅,扭转了盈科和港府谈判的僵局。行政长官在2月初出访归来,“数码港”的谈判便出奇地顺利。”

    “二公子提出“数码港”计划,为香江的科技事业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明天,这种创新意识和风险投资意识正是硅谷以至全世界所提倡的。”

    “呵呵!不过是一个概念罢了!”我微笑着说道。

    数码港的后期发展我可是知道的,就跟国内的普通科技园区差不多,到最后也没出彩。

    “可香江的房地产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降温。只有注入新的元素,拓展新的发展潜能,香冮才能较快地出现第二个春天。”

    “而香港的高科技业当时刚刚起步,是一个尚待开发的宝藏,很需要一个像硅谷这样的发展基地。”

    “黎总也是这么认为的?”我挑了挑眉毛向黎平问道。

    “我觉得二公子的眼光的确独到,而且二公子敢于承担风险的意识也确实令人钦佩。港府可是派专业团队考察咨询过,结果没一个公司愿意承担独自开发数码港的风险。”

    “现在数码港已经获批,而且是和盈科合作。这是前两天的报纸,我专门留下的,李先生可以看看。”

    这香江人,还真是迷信李氏父子,难怪即将上演的大戏才会那么精彩,可二公子最终会让你们失望的,嘿嘿!

    我拿起1999年3月1号报纸,见到上面刊登的数码港消息:

    经过详细的研究,港府最后决定自己与盈科合作,并在宣布财政预算时同时公布了该计划。

    在这项总计130亿港元的投资中,港府负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