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你了解半导体行业吗”张汝津盯着我问道。

    “说实话,张博士,我是一个门外汉”

    “李先生,半导体制造,难度超过你想象,特别想在内陆发展半导体产业,难度更大”

    “怎么个难法”我向张汝津问道。

    我也想知道,都说半导体难搞,到底有多难搞,听听真正的行内大咖说说也好。

    “李先生,内陆很多人以为领导重视、有人愿意出钱,就能够像制造原子弹和人造卫星一样,把半导体产业搞上去,实际上是群盲们的痴人说梦。”

    “半导体制造最需要的是合作,无时不刻的合作,不是像造原子弹和人造卫星那样,技术方案一旦确认,就没有太大的变化。”

    “半导体技术,遵循摩尔定律,每18个月晶体管数目就要增加一倍。”

    “另外,内陆应试教育体制培养的人才,还有奥林匹克竞赛选拔出所谓的优秀学生,都很难适合半导体工业发展的需要。”

    “集成电路的尺度到了纳米级,一个指甲大的芯片有几十亿个晶体管,超净车间的要求是每立方米少于10个甚至1个尘埃,尘埃的大小界限也因为技术的升级而提高。”

    “这一切,是那些成天打了鸡血喊口号的人无法想象的。”

    “从设计到研发,从研发到生产,出现的问题指数级增加,如果没有一流的管理,结论就三个字:不可能!”

    “所以,半导体的制造特别困难,必须有人愿意长时间地烧钱支持,但又不会常常干涉;此外,领导者的个人能力要求也很高。”

    “那么,至少我找张博士来做这个领导者是没错了”等张汝津一口气说完,我接口道。

    “光是我不够,我刚刚说过,人才、资金,包括投资环境,都缺一不可”

    “人才,张博士作为行内大咖,我相信会有跟随者,我们也可以自己培养。”

    “投资环境,内陆对半导体产业绝对呈支持的态度,这个张博士也可以放心。”

    “至于资金,相信张博士已经了解过了,我应该还算得上有些实力吧”

    “李先生打算全副身家都投入到半导体产业中来”张汝津疑惑地想我问道。

    “如果有需要,可以的,而且将来我还可以持续输血,我要的是提升、追赶、甚至超越世界最先进半导体技术”

    “呵呵!李先生勇气可嘉,这也是我毕生的愿望,只是这个事绝对是难如登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