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地势险峻,宁王晟王以来三日就有两日半下雨,这两日半内又发生了数十次山崩,眼下之急已不是该如何把茶农的茶叶售卖出去,从而解决温饱问题,茶山上生活的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路没被封之前,茶农还可以自行下山找点吃的,如今这大雨久落不停,路被泥洪堵了个严实,上山容易下山难,且不说宁王能否顺利下山,这一百多个老人孩子总不能让他们跟着宁王晟王攀岩石壁下山。茶山共有两座,连接两座山的铁桥也被山洪吞噬,只留下一根铁索。如茶山中一百多位老人孩子个个都会飞檐走壁的话,那眼下困境就不算困境,可是这一百多位老人并非是那踏雪无痕蜻蜓点水的高手,让他们背茶叶可以,走铁索很不现实。

    宁王本是来解决此事的,未曾料到山中大雨下的这样大,眼下别说茶农。宁王晟一干朝廷干事能不能出去都是个问题。

    “如果有人能带着绳索从铁索上过去,把绳索固定在此处,以竹篓运人,能否成功?”晟王指着被山洪冲的晃荡来晃荡去的铁索道。

    其实这个方法宁王怎么想不到,问题是这个拿绳索的,该由谁去,山洪如此凶猛,腰粗的树轻轻一拍就被连根拔起,如果以人力通过,摆明了就是去送死。

    这种情况跟随的而来的朝廷干事都不是傻子,都说自己是父母官,当自己的儿女遇到危险事,父母都不知道躲到哪儿去了。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力显得多微不足道。

    “大爷,你这竹篓扎的可严实?”

    “啊?”

    “我说你这竹篓扎的可严实?”

    “什么严实?”

    “竹篓可严实?”

    “啊?”

    “没事了大爷。”大爷耳朵不好,晟王敞开喉咙说话大爷也没听到,晟王压了压竹篓,往里面装了几块大石头,又把手臂粗细的绳索捆在腰上,把绳索另外一端递给宁王,这好比把命交给了宁王宁王顿了顿,接过绳索,晟王背起竹篓,竹篓重的差点没让晟王闪了腰,这些石头能救命能要命,救命是能让晟王走在铁索上的时候,不被那么容易被山洪卷走,要命是万一晟王被山洪卷走了,石头能让晟王直接沉到底。连气泡都不冒的那种。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事都有两面性,好比一个煎饼,你看他正面还没熟,可是等翻过来后,你发现背面不仅熟了还他娘的烤糊了。

    晟王背着石头体重加大,可是跟树比起来还是不够看的,在铁索上摇摇欲坠,跟稻草上的蚂蚱一样,你看着他要落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