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农门巧妇 >
    
    不过明扬似乎没将与她来往的事儿告诉李氏?

    显然那天晚上明扬出门去哪儿、做了什么她是不知道的。

    “我找婶子来就是为了这事,明扬年轻,没经历过这些,您也没见过这样的阵势,着急也是应该的。不过今日那姑娘去了我那儿,我已经将明扬与她签下的契约撕掉了,你们也不必去春风阁给她送银子,这事就当过去了。”杜若笑着道。

    李氏吃惊的望着她,继而拉过她的手,感激的不知如何是好,“真当这么过去了么?!”

    杜若点头。

    “如兰你不知道,我一听要二百两银子赎那女子,吓得魂儿都没了,这么多钱我们去哪儿拿!只得赶回去和他爹商量,借来借去,要不是有两家有钱亲戚,恐怕这银子要凑到猴年马月去了!真不用管它么?她们会不会找上门来?”

    “不用,若是真找上门,你就去义街找我,我就在宝华裳。”杜若道。

    李氏连忙点头。

    说了会儿闲话,李氏千恩万谢的将她送出门,杜若心中也是满怀愧疚,若是她多个心眼,兴许没这事儿了。

    回去后,管双双那边暂时消停了一日。不过杜若觉得,她那人不是轻易罢休的,好不容易抓到个冤大头,她怎么肯放手。

    杜若趁着关门毕客的时间,对李方清和小管进行了一下培训。

    主要还是让他们记一些更专业点的东西,比如布料薄厚织线几股与纹路,相搭的刺绣图样灵感从何而来,包含了什么意思,倾注了绣娘多少心血,即便一朵花,也要讲出清新脱俗的一番话来。一件袍子、一身裙子,哪怕一方手帕制作出来的‘艰辛历程’。

    叫客人们知道,穿上这件衣裳多么与众不同,是衣裳抬高了他们的身价,而不是他们在驾驭衣裳。

    刺绣这一丰富多彩翻陈出新的手工艺向来是图必有意,纹必吉祥,杜若在画图样的时候,遵循的也是这一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原则。不过这花样翻来覆去的也就那些,春兰,夏荷,秋菊,冬梅,竹子,鸳鸯、石榴……

    为了能稍作改变,异于他人,她也花费了不少小心思,图样画稿厚厚的几沓子在桌上摞着,宝蝶和冯宁时而翻看照着裁剪,总觉很多弃之不用可惜了。

    “怕你们记不住,就先讲这些吧!”杜若合上书道。

    一旁坐着的李方清和小管俩人对视一眼,李方清摸着脑门道:“杜姐姐,你讲的这些倒是新鲜,虽然叫我们讲的吧,都是些废话,客人兴许听不懂,不过听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