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十年代初坐火车对于我们农村人也算是件稀罕事,我们村除了那些进外城打工的人坐过外,其他的人甚至连火车长啥样都没见过。
我们那疙瘩的火车站在县城里头,说实话刘大歪嘴也真的是扣,出了弥勒佛庙后找了个去县城里上货的拖拉机给我和老鸨两人捎上了。一路上我坐在拖拉机的后箱里头颠腾得慌,自己身边都是一堆堆的麦秆,时不时一个跟头摔倒呛到嘴里吃的满嘴都是草。
同行的老鸨倒是一脸的镇定,一屁股结结实实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闭着眼似乎在假寐,像是武侠小说里在修炼的侠客一样,我心想这也是行内的老手了,做事自然是颇有几分高冷的矜持,但直到最后我看到他嘴里的哈喇子流了一地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死胖子他娘的竟然睡着了!
这路途上算是百般无聊,过程就不必赘述了。到了县城后,当时已经是正午了,烈日当头,热得我们浑身黏糊糊的,脑瓜门上的汗珠豆大地往下淌。老鸨怕火车站人太多没位置坐,于是我们也来不及吃口热乎饭,就直接朝着火车站出发了。
大概又花了三十来分钟的时间,这才到了火车站。火车站和我想象中的差不甚多:门口支成一个大棚,算是那时候简陋的一种候车室,进去后可以看见里这里五六十米的地方有着一排排的栅栏,栅栏后头是一节节的铁轨,铁轨很长望不到尽头,有的铁轨上头已经停上了火车,是那种盖着厚厚一层铁皮的,全局是绿色的,腰间有两条黄色的油漆色带,前面顶着一个大鼻子似的火车头,底盘下贴着一大堆笨重的西洋的机器,看起来比较破旧。这种火车,是当时一种廉价的出行工具,也就是后来我们常说的老绿皮火车。
火车站里头的人特别多,密密麻麻人山人海的,更叫人难受的是,大夏天的,一大堆人挤在这闷热的棚子里头,那真的是挥汗成雨,肩头贴着肩头,背贴着贴,本来身上黏糊糊的就腻歪得慌了,这样一来更是受不了。
好一趟的工夫,我总算是找到了地坐下了,这一折腾,肚子更是饿得胸贴脊梁骨,老鸨也是饿得嗷嗷叫,便起身去外头的小吃摊买些东西打算带回来吃,我就一个人搁那里坐着,用自己的行李给老鸨占了个位置,拖着腮等着。
在这个闷炉里头等待是难以忍耐的,燥得我都想找桶冷水浇在自己身上,我低着头,死气沉沉的,像是一直被拍死的苍蝇。
大概过了两分钟的时间,我的余光忽然瞥到自己面前晃着一道影子,模模糊糊的,挡住了光弄得我心烦。我抬头一看,却见眼前
我们那疙瘩的火车站在县城里头,说实话刘大歪嘴也真的是扣,出了弥勒佛庙后找了个去县城里上货的拖拉机给我和老鸨两人捎上了。一路上我坐在拖拉机的后箱里头颠腾得慌,自己身边都是一堆堆的麦秆,时不时一个跟头摔倒呛到嘴里吃的满嘴都是草。
同行的老鸨倒是一脸的镇定,一屁股结结实实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闭着眼似乎在假寐,像是武侠小说里在修炼的侠客一样,我心想这也是行内的老手了,做事自然是颇有几分高冷的矜持,但直到最后我看到他嘴里的哈喇子流了一地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死胖子他娘的竟然睡着了!
这路途上算是百般无聊,过程就不必赘述了。到了县城后,当时已经是正午了,烈日当头,热得我们浑身黏糊糊的,脑瓜门上的汗珠豆大地往下淌。老鸨怕火车站人太多没位置坐,于是我们也来不及吃口热乎饭,就直接朝着火车站出发了。
大概又花了三十来分钟的时间,这才到了火车站。火车站和我想象中的差不甚多:门口支成一个大棚,算是那时候简陋的一种候车室,进去后可以看见里这里五六十米的地方有着一排排的栅栏,栅栏后头是一节节的铁轨,铁轨很长望不到尽头,有的铁轨上头已经停上了火车,是那种盖着厚厚一层铁皮的,全局是绿色的,腰间有两条黄色的油漆色带,前面顶着一个大鼻子似的火车头,底盘下贴着一大堆笨重的西洋的机器,看起来比较破旧。这种火车,是当时一种廉价的出行工具,也就是后来我们常说的老绿皮火车。
火车站里头的人特别多,密密麻麻人山人海的,更叫人难受的是,大夏天的,一大堆人挤在这闷热的棚子里头,那真的是挥汗成雨,肩头贴着肩头,背贴着贴,本来身上黏糊糊的就腻歪得慌了,这样一来更是受不了。
好一趟的工夫,我总算是找到了地坐下了,这一折腾,肚子更是饿得胸贴脊梁骨,老鸨也是饿得嗷嗷叫,便起身去外头的小吃摊买些东西打算带回来吃,我就一个人搁那里坐着,用自己的行李给老鸨占了个位置,拖着腮等着。
在这个闷炉里头等待是难以忍耐的,燥得我都想找桶冷水浇在自己身上,我低着头,死气沉沉的,像是一直被拍死的苍蝇。
大概过了两分钟的时间,我的余光忽然瞥到自己面前晃着一道影子,模模糊糊的,挡住了光弄得我心烦。我抬头一看,却见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