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张姥姥进大观园(四)花洒

    一行人走到了大厅,大厅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有一套后世常见的红木组合椅。这套椅也是明清风格的木家具,包括两张单人坐的太师椅、一张3人坐的长椅、一张宽大的茶几、一张在拐角处的角几。

    椅上都铺有厚厚的软垫。后世的刘厚坐惯了沙发,这种硬邦邦的红木椅他总觉得坐得不舒服,于是让人做了软垫垫在上面对付着。

    为什么刘厚不干脆弄副沙发出来呢?难道以刘厚现在高富帅、富二代、***的身份,还用不起沙发吗?答案是,他还真用不起。原因主要出在牛皮上。

    刘厚竟然找不到多余的牛皮来做沙发。要知道,在这样的时代,牛比人还尊贵。起码牛的生命是受到法律保障的,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杀牛,包括牛主人,否则就是违法,会被判刑的。

    但是,这个时代人命如草芥,杀人之事不计其数。各种战争就不说了,尊贵的人杀个把贱民、主人杀奴仆,只要花点钱打点一下,是很容易脱罪的。所以说,某些时候牛的地位甚至比人还

    为什么牛的地位这么牛B呢?因为畜力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唯一动力,而牛是使用最早、最普遍的耕畜,号为“耕稼之本”。牛的多少、有无不仅直接影响着农业耕作质量、劳动效率和生产率,而且与社会的稳定、王朝的强弱、兴衰息息相关。

    唐张廷言:“君所恃在民,民所恃在食,食所资在耕,耕所资在牛。牛废则耕废,耕废则食去,食去则民亡,民亡则何恃为君?”

    号称西周“享受备忘录”的《礼记王制》中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平民无故不食珍”。

    天子当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是诸侯平日里都吃不到牛肉,只有在每月的“朔日”即初一才能尝一尝。

    因此,自西周起,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有足够的畜力,以“禁止私杀牛”为内容的耕牛保护制度,便载入中国历代王朝的法律之中。不按照法定宰杀标准、不经官方机构的审批,无论是牛主(牛的所有者)还是他人,私屠乱宰牛都是犯罪的,是要受法律制裁的。

    这一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畜力需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三国时代,军阀混战,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但是有识之士均很重视恢复统治区的农业生产。

    刘备、曹操、孙权三大军事集团当然不乏有识之士。现在三分天下局势初定,三大诸侯除了依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