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兰并不想惹事,便欲退出去,不想,另有一位男子从旁走出来,为赵兰打包不平。

    此男子,身着暗红色锦衣,腰间缀一鱼型白玉,头上亦是白玉簪发,长脸浓眉,只见他说:“这位兄台所言不妥,店家花灯猜谜摆放于路边,想来是谁都可以来瞧一瞧的。至于猜谜,店家也并未规定谁不可以参加,想来只要愿意来的,都可来试一试,这位菇凉来看一看又有何不可。至于,这位菇凉识不识字,猜不猜出来,又有何防。兄台对此也管得太宽,猜不出灯谜的人大有人在。”

    有人出头,就有人附和:“对,你也管得宽,猜谜本就是一乐,谁人不可来瞧一瞧。”

    先前找麻烦的男子立时闭口不言,灰溜溜的乘人不注意走了。

    赵兰向出言相帮的男子行礼道谢:“多谢公子出言相助。”

    这时,赵春匆匆赶来,也忙拱手道谢:“多谢兄台!为吾妹仗义执言。”

    此男子毫不在意的说:“不必如此,不过是说了两句话而已。”

    “那也是兄台愿意出来相帮。在下,实在是感激不已。”赵春再次道谢。

    “兄台客气了。”

    说完,便转身观看花灯去了。

    赵兰经此事闹过,便失去了观花灯,猜谜的兴趣。不过,赵菊这丫头兴致不减,直嚷着,要赵春猜灯谜,要得到一个花灯才行。赵兰心中想:赵春应该从没猜过灯谜,对于灯谜应该是一窍不通,估计,他也很难猜得出灯谜来。

    于是,赵兰直接问赵菊:“菊儿,你想要哪一个花灯?”

    菊儿四处看了看,指着刚刚出言相助的公子前面的一盏六角宫灯,说:“姐,就那个,红色的,带着长须子的那个。上面画了六菇凉的那个灯,它真漂亮!”

    这是一盏六角宫灯,框架是用木头制作,并雕刻有精美的花纹,六个面,每一个面都画着一副仕女图,画工精湛。这盏宫灯确实好看!

    那就此灯吧!希望是个简单的谜面。

    赵兰走过去,抬眼看此灯的谜面。

    “三山自三山,山山甘倒悬。一月复一月,月月还相连。左右排双羽,纵横列二川。阖家都六口,两口不团圆。打一字。”

    还好,这个灯谜的答案是知道的。

    赵兰看完,摘了谜面,就朝来店家那儿走去,那起笔写下谜底。

    店家点点头,笑着说:“菇凉真聪慧,解得这谜面。此花灯便是你的了。”

    暗红色衣裳的公子,愣愣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