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瞥了一眼戏志才,见这厮兴致勃勃的样子,便知晓了他的打算。

    戏志才于他,亦是心腹,不可如同当初那般轻身入敌营招降了。

    “你推荐个人,否则招降的事情作罢。”

    “主公......”戏志才面色一苦,有些委屈。

    “嗯?!”

    曹操如今隐隐有了天下霸主的地位,威势自然不同往日,哪怕是戏志才也不敢轻易违抗曹操的命令。

    “好吧,臣推荐文学掾司马孚。”

    “司马孚?司马公(司马防,早年举荐曹操,对曹操有恩,故曹操称其司马公)的三儿子?”曹操对司马家的人都有些印象,不仅是司马防对他的恩情,更是郭嘉曾提到的司马家那个有“鹰视狼顾”的二儿子。

    若非司马防的恩情,加上司马防是帝党中第一个投靠他的大臣,他早就一刀除了他永绝后患。

    “志才你应该知道郭嘉对他家老二的评语。”曹操眯着双眼,紧盯着戏志才。

    曹操认为,如果可以,尽量不要重用司马家的人,以防司马家做大。而戏志才也是知道曹操的想法的,却推荐这个司马孚......

    “不,奉孝曾言,这个司马孚与其兄不同,更像司马家的长子司马朗,为人忠厚谦逊。”

    郭嘉自然不会看向,只是历史上的司马孚真是如此,他的确算是司马家之中的一股清流了。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昭专政,率宫人讨伐司马昭,于宫门处被杀。百官不敢奔赴,司马孚前往,首枕其股(将曹髦的头部枕于自己大腿上),失声痛哭说:“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上奏请求捉拿主谋者,正赶上太后下令以平民的礼节安葬曹髦,司马孚、司马昭同群公上表,请求改以王礼安葬,得到批准。

    司马孚性格十分谨慎,司马懿执政之际,他就有意避免过多地参与政治。而后司马氏废立皇帝,他也未直接参与其中的谋划。司马师、司马昭因司马孚是长辈,也不敢逼迫他,后来进封他为长乐公。

    泰始元年(265年),西晋代魏,魏帝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往金墉城。司马孚前往拜辞,握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不能自制,说:“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纯粹的大魏之臣。”

    泰始八年二月壬辰日(272年4月3日),司马孚去世,享年九十三岁。司马炎于太极殿东堂为他举哀三日,赠“东园温明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绯练百匹、绢布各五百匹、钱百万,谷千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