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活在南宋 >
    
    大军屯驻营寨,按照时间、军(qíng)大概分三类,一种是永固营寨,这种多用黄土夯建,就像是座小城池一样,一般面对的是那种一打就是一两年的持久战事。

    另外一种是面对三五个月的战事,这种营寨没有永固工事,多是选险要地势再配上壕沟、栅栏、鹿角这些防御工事,战事打完,拆了就走。

    最后一种便是一次(xìng)营寨,一般多是在行军路上的宿夜营地,搭建营寨的材料多是附近山林中的树木,再配上自带的一些工事,分分钟齐活,图得就是快,第二天也不用管扔了就走。

    右川大营的营造(qíng)况当然是依照第二种了,又因为中间的矮山头,远远看去就像是个箭靶。

    中军大营驻在中心点,重要人员、机密文书,军机大事都在这里面,可以说是整个军营的首脑之地,所以也叫做帅帐。

    离中军帅帐最近的一圈营房,住的是马军,俗称骑兵营,这圈营房里最重要的是战马,而不是骑卒。

    在冷兵器时代,战马的地位就相当于后世的坦克,钟锋陷阵、刺探(qíng)报、(sāo)扰拦截许多重要场合都要用到它们,宋朝的战马很少,哪怕是全盛时期的大宋,战马也只有那么一丢丢,更何况仅剩下半壁江山的残宋。

    在军中,战马的(xìng)命要高于战兵,因此,五匹马换顶乌纱帽的事儿就不是空(xué)来风,官员的品级与战马的数量挂钩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谁让这大宋没了养马地!

    骑兵营的外圈是步军营,步军分三类:重甲兵、轻甲兵和穿着一层号衣的普通军卒。

    大宋的甲胄可以说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步人甲,是用百炼钢锻打造成的铁片,再用结实牛筋绳串联在一起,浑(shēn)上下只露着眼睛,有些铁头盔上还有铁纱网来保护眼睛,这一(tào)铁甲得重二三十公斤,能穿上这种甲胄的,多是些膀大腰宽的高个硬汉。

    轻甲就简单多了,大多是铁片与牛皮的混合物,有的干脆只是皮甲,这类轻家制造起来速度快、成本也低,所以这军中轻甲兵人数也是最多的,没办法这大宋不光缺马也缺铁。

    步军人数要比马军人数多五倍,也就是五个步军顶人家一个骑兵,所以双方地位也是差的很多,人家马军营每天都有一顿干饭吃,偶尔还能捞到一片肥(ròu),而步兵却只能吃到浓粥。

    步军营的后面是杂兵营,也就是淄重兵、辅兵、医护兵、火头兵这些杂职人员。

    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