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全职艺术家 >
    
    作为第一部以古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长篇,《水浒传》对天朝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流传最广的一百二十回为例:

    故事前七十回以流畅笔法逐一引出各个英雄,起承转合彷佛浑然一体,每个英雄人物的出场并不以刻意的时间或者地点介绍做引,在叙述故事对同时,作者还能不留痕迹地无缝对接。

    直到第七十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前文的所有线索汇聚成一条线,  百川归海,宏大的故事线由此向前推进。

    而此刻的蓝星。

    当前赴后继彷佛无穷尽也的读者们相继买到《水浒传》并打开阅读,很多人脑海中泛起的第一个念头是:

    这本书和《西游记》很像!

    当然不是剧情亦或者题材上的相似。

    主要是因为《水浒传》和西游一样都是古体文叙事。

    不过《西游记》当初是分了两个版本,读者也可以看现代版。

    不像《水浒传》只有古体文叙事的版本,只是一些生涩拗口冷门的用句被系统给替换成了大家都能看懂的方式。

    再多读一些,读者这种感觉更加深刻:

    这本书和西游,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确有诸多一脉相承的地方!

    比如开头提到的三十六天罡,  七十二地煞。

    同样的概念楚狂在《西游记》中就准确提到过:

    猪八戒的变化是三十六天罡,  孙悟空七十二变就属于地煞。

    映照《水浒传》开局一百零八位魔君转世的说法,  很难不让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乃至遐想。

    这是不是可以理解成……

    楚狂对这本书的野心,是复制西游的奇迹?

    意识到这一点,很多读者的阅读心态变了,从单纯的精神享受,到有了边看书边认真探究的心思。

    在这样的探究之下,故事内容也没让读者们失望。

    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故事走向被引出的同时,也带动了读者的热血!

    渐渐的有人体悟到楚狂老贼的用意:

    开篇洪太尉放走一百零八颗魔君妖星,应该就是全书的最大伏笔了吧?

    漫天的魔君和妖星,鲁提辖又是对应的哪一颗?

    那个因蹴鞠而平步青云的高求高太尉又将扮演如何角色?

    这些答桉尚未可知,剧情却仍在读者们津津有味的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