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端公配享贤良祠
六尺巷再迎老相归
雍正强抢了侄媳小彩儿,又用偷梁换柱、以桃代李之计赚取了宠臣张廷玉的次媳姚氏,自从得到这两个天下独一无二的旷世美人,在畅春园、圆明园昼夜淫乐,把朝廷政务完全交给了最恩宠的大臣。
雍正最信任的大臣:第一个是保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军机大臣、一等伯鄂尔泰。雍正与鄂尔泰,也是前生有缘。自从鄂尔泰从云贵总督任上调回京城,无论朝中大小事情,总要与鄂尔泰商量了,方才施行。鄂尔泰每具一疏,或是请安,或是祝贺,不过极寻常的事情,雍正必定要嘉奖他的忠诚。并且颁示天下,谕令内外臣工,都要把他做榜样。还常对臣下说,朕有时自信,倒不如信鄂尔泰之专。可见他们君臣相得之深了。
第二个自然就是两朝宰相、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兼吏部尚书、世袭一等轻车都尉张廷玉了。他是从前朝留下来的唯一上书房大臣,圣上诏谕制诰无不出其手。六部九卿和各省督抚奏章,大都由这位老成持重的老相先阅处后,择其重要再转雍正御览、朱批。百官都道,张廷玉是“半个天子”。
雍正朝独创的集朝廷大权于一身几乎取代了上书房的军机处,其规制,都由他拟定。
雍正朝独有的两种创制:一曰并地丁,停编审;二曰定火耗,加养廉,这为后世史学家所称道的经济改革,也由张廷玉草拟并在雍正初年雷厉风行地推行。
历朝历代,布缕、粟米、力役三征。圣祖康熙朝,始征人丁、地粮,对新增人丁五年一编审。五十年以后,谓之盛世,新增人口免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直隶巡抚李维钧奏:请将丁银摊入田粮。张廷玉积极促进部议和雍正谕准“地丁一体”,“丁随地起”,停人丁编审,从某种意义上降低了少地民户的赋税。
所谓定火耗,火耗者,百姓所交赋银为零散碎银,经火熔成锭入库,不无耗损。所以地方官在正赋之外,加征“火耗”,火耗重者每两数钱,轻者钱余,这为地方官贪赃盘剥以可乘之机。定火耗,就是朝廷制定统一火耗标准颁行天下,以利清廉。
雍正在未剪除异己――兄弟、年羹尧、隆科多等人之前,为巩固皇位,确也勤政,批阅奏章,布告谕旨,夜以继日,无食旰宵。但雍正八年以后,内忧外患已除,他就渐次沦为了荒淫天子。将既依靠又宠信的重臣张廷玉媳妇弄到以后,自以为能瞒天过海,将姚氏改名换姓封为昭妃,金屋藏娇,日夜专幸。同时又让高无庸秘密打探,看张家是否察
六尺巷再迎老相归
雍正强抢了侄媳小彩儿,又用偷梁换柱、以桃代李之计赚取了宠臣张廷玉的次媳姚氏,自从得到这两个天下独一无二的旷世美人,在畅春园、圆明园昼夜淫乐,把朝廷政务完全交给了最恩宠的大臣。
雍正最信任的大臣:第一个是保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军机大臣、一等伯鄂尔泰。雍正与鄂尔泰,也是前生有缘。自从鄂尔泰从云贵总督任上调回京城,无论朝中大小事情,总要与鄂尔泰商量了,方才施行。鄂尔泰每具一疏,或是请安,或是祝贺,不过极寻常的事情,雍正必定要嘉奖他的忠诚。并且颁示天下,谕令内外臣工,都要把他做榜样。还常对臣下说,朕有时自信,倒不如信鄂尔泰之专。可见他们君臣相得之深了。
第二个自然就是两朝宰相、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兼吏部尚书、世袭一等轻车都尉张廷玉了。他是从前朝留下来的唯一上书房大臣,圣上诏谕制诰无不出其手。六部九卿和各省督抚奏章,大都由这位老成持重的老相先阅处后,择其重要再转雍正御览、朱批。百官都道,张廷玉是“半个天子”。
雍正朝独创的集朝廷大权于一身几乎取代了上书房的军机处,其规制,都由他拟定。
雍正朝独有的两种创制:一曰并地丁,停编审;二曰定火耗,加养廉,这为后世史学家所称道的经济改革,也由张廷玉草拟并在雍正初年雷厉风行地推行。
历朝历代,布缕、粟米、力役三征。圣祖康熙朝,始征人丁、地粮,对新增人丁五年一编审。五十年以后,谓之盛世,新增人口免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直隶巡抚李维钧奏:请将丁银摊入田粮。张廷玉积极促进部议和雍正谕准“地丁一体”,“丁随地起”,停人丁编审,从某种意义上降低了少地民户的赋税。
所谓定火耗,火耗者,百姓所交赋银为零散碎银,经火熔成锭入库,不无耗损。所以地方官在正赋之外,加征“火耗”,火耗重者每两数钱,轻者钱余,这为地方官贪赃盘剥以可乘之机。定火耗,就是朝廷制定统一火耗标准颁行天下,以利清廉。
雍正在未剪除异己――兄弟、年羹尧、隆科多等人之前,为巩固皇位,确也勤政,批阅奏章,布告谕旨,夜以继日,无食旰宵。但雍正八年以后,内忧外患已除,他就渐次沦为了荒淫天子。将既依靠又宠信的重臣张廷玉媳妇弄到以后,自以为能瞒天过海,将姚氏改名换姓封为昭妃,金屋藏娇,日夜专幸。同时又让高无庸秘密打探,看张家是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