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释厄录 >
    
    永乐十年,十一月十一日。

    天虽寒,地虽冻,东方却旭日火红,冉冉升起,且万里无云,正是朗朗晴空。

    金陵皇城,奉天殿。

    今日是一旬一次的大朝会,六品以上的京官,四品以上的外放官员在京者,都需入朝。

    群臣静列在下,寂静无声,永乐皇帝,高高在上,端坐龙椅,面色肃然。

    郑和恭敬的站在龙椅侧,手捧圣旨,也是一言不发。

    叮嗡~叮嗡~

    殿外清澈悠扬的铜罄音传来,是钦天监的报时官敲响了铜罄。

    辰时。

    辰为龙,青龙抬头,吉时已到。

    郑和捧着圣旨对永乐帝深深一躬,站起身来,打开圣旨,面色庄重,声音肃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驭极十年,驱除鞑虏,振兴中原,夙兴夜寐,未敢有丝毫懈怠。

    今,海晏河清,四方宾服,万民皆安,朕之幸,万民之幸。

    饮水者,思其源;承恩者,报以德。

    朕存于天地,立为人皇,赖承父母生养之恩德也。

    朕之父,太祖高皇帝。

    朕之母,孝慈高皇后。

    为感其生育之恩德,于永乐三年,敕造大报恩寺于聚宝山,历时七年,今已竣工。

    朕当亲往,诚心以拜,群臣皆随朕往。

    辰时起身,巳时出宫,午时至大报恩寺,未时祭拜,申时礼毕,酉时设宴,普天同庆。

    钦此。”

    郑和宣旨完毕,收起圣旨,捧在手中,恭敬下拜,下列群臣也皆恭敬下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乐皇帝朱棣缓缓起身,面色虽冷,嘴角却带着一丝笑意,不知是冷笑还是嘲笑,也不知是笑别人还是笑自己,抬手虚扶,

    “众卿家平身。”

    “谢皇上。”

    众位大臣站起身来,朱棣瞥了眼下方低头静立的众臣,沉生喊道,

    “礼部尚书陈知礼。”

    前排一位胡子花白的大臣侧身走出,静等皇命。

    “带着众位臣子去礼部,你礼部按照一应流程准备,三刻钟后在洪武门前列阵。”

    “臣遵旨。”

    礼部尚书陈知礼领了皇命,躬身一礼,缓步退出奉天殿,领着众位臣子,向礼部走去,奉天殿内,只剩下朱棣和郑和两人。

    “三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