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群中,皇帝们都在思考吕后分封诸吕的问题。

    李世民此刻纠结无比,在他心里,本来应该下意识的认为,分封诸吕绝对是吕后的错。

    可是,这被陈通打脸打的太多了,再加上最近不断跟李渊学习,对于帝王心术的了解更加深入。

    所以,他又觉得吕后分封诸吕肯定有其他方面的作用,一时间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而是不断的自己跟自己在辩论,新旧两种观念不断交织,但就是不能够用新学的知识,完全压倒固有的观念。

    而就在此刻,陈通发言了。

    陈通:

    “只要谁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只要是外戚专权就是错的。

    那么我也可以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这个人绝对是个外行。

    首先,说这话的人,他连科举制出现之前,炎黄古代的选官制度都不了解。

    没有科举制这种考试方式选拔官吏,不管是从上到下的征辟制,还是从下到上的察举制。

    你所推荐和选举的官吏,那基本上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功臣子弟。

    你选来选去,都是依靠父母和血缘关系,外戚和不外戚有什么区别呢?

    唯一的区别就是,大臣觉得选外戚,那就是不公平,那就是皇帝要搞裙带关系。

    但是你仔细想一想,不选外戚,那你只能选功臣子弟,难道这就不是搞裙带关系?

    这就不是靠血缘关系?

    说来说去,那都是一样的!

    不过皇帝选外戚,这些外戚的屁股是坐在皇帝这一边。

    而如果皇帝选功臣子弟,那么这些功臣子弟的屁股是坐在大臣这一边。

    你说皇帝该选谁?”

    ………………

    崇祯这才恍然大悟,锤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暗骂自己又被固有的思维给透露了。

    自挂东南枝:

    “对呀,在科举制没有出现之前,选拔官吏的方式永远掌控在贵族手里。”

    “而且被选拔的人,只能是贵族认可的人。”

    “那这样怎么选,都是贵族!”

    “无非就是跟皇帝有关系的贵族,还是跟大臣有关系的贵族。”

    “这跟平民又没有什么关系。”

    “那些大臣总是说皇帝重用外戚,难道让皇帝不重用外戚,重用他们的儿子吗?”

    “这些大臣不就是想要以臣权压倒皇权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