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弟弟,子怡在回家的路上,不经意间路过了一家书店。

    要放在平常日子里,可能是由于工作或者什么样的客观因素,子怡也应该会是一闪而过。

    是什么东西吸引住了子怡呢?

    其实,这家书店和其他书店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名字——

    不“正经”书店。

    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书店名字呢?

    一瞬间子怡脑补出来了各种画面。

    是老板比较不正经吗?

    是书店里的书不够绿色吗?

    还是这个书店取的名字只是为了招揽更多的生意,或许它就是个幌子罢了。

    或许这个书店里的书根本就是初中、高中生最头痛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呢,哈哈哈……有意思!

    好奇心驱使着子怡走进了这家所谓不正经的书店,她倒是挺想看看这家书店到底是有多么的不正经。

    这是需要多么的大的勇气,才能够让老板起了个这么大胆的名字。

    单是靠着梁静茹的“勇气”应该还是远远不够的吧!

    子怡推开门一看,果然是有点儿“不太正经”!

    这家书店好像并没有什么人,除了摆放在俩侧的书架之外,格外抢眼的就要数这家书店的正中央摆放的那一张圆形吧台了。

    吧台四周坐了几位文艺青年,有的手里正在快速的敲打着键盘,还有的手上正在捧着香浓的咖啡。

    一个小角落里还好像有一个背着粉色书包,手里拿着淘气包马小跳漫画书的小盆友。

    她看的很认真,时不时的还用舌头抿一抿双唇。

    他们坐的很近,却又好像隔着银河般的距离。

    每个人都不同于每个人,每个人又好像是行色匆匆。

    书店里的书并没有十分明显的标示分类,只是在每隔几米左右的距离间就摆放一个不同的二次元模型。

    蓝色头发,紫色头发,红色头发,有的手里还正在举着麦,子怡站在门口就好像能看到了她们的睫毛。

    这难道是虚拟人物的节奏?

    对于不经常阅读的子怡来说,她并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开始看起,所以只好就先绕着书店走了一圈。

    书店的收银台里坐着一位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的大叔。

    子怡上下打量了一番,好像是除了俩鬓故意留起来的胡须之外,她并没有觉得和其他家的书店老板有什么不同之处。

    不过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