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枣祇不过无名之辈,何必如此看重?”

    见到刘协激动,文臣大臣们好奇的问道。

    “无名之辈?”

    刘协微扬嘴角,现在的枣祇确实是无名之辈,即便是在曹操帐下,他也排不上名号。

    但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刘协,却知晓此人的厉害之处。

    放眼整个三国时期,在屯田上建立奇功的只有两人,一是枣祇,二是邓艾。

    此时邓艾还未出生,枣祇还未崭露头角。

    现在枣祇这位屯田大将前来求见,刘协如何不激动!

    不多时,在侍卫的引领下,枣祇来到了议事大厅。

    “参见陛下。”

    枣祇下拜,他是相貌很平凡的中年男子,身着甲胄,却难掩身上的泥土青草味。

    枣祇现任曹操帐下屯田都尉,但曹操屯田之业,全由韩浩负责,枣祇实际连副手都算不上。

    “枣都尉,你来见朕有何事?”

    刘协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听闻陛下准备施行屯田,臣特来效力。”

    枣祇也很直接。

    刘协喜欢。

    “枣祇,屯田何等大事,诸位公卿大臣都无计策,你一个小小的都尉,能作甚?”

    董承狗眼看人低,直接开怼。

    “陛下请过目。”

    枣祇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一封竹简,上有“荀彧”两个大字。

    “荀令君的信?”

    “枣祇是荀令君推荐的人?”

    众人相互对视几眼,虽说荀彧是曹操的人,但他一心向汉,这一点即便是身为国舅的董承,都没法比。

    “既然是荀令君推荐的人,那这信不看也罢。”

    刘协将竹简放至一旁,说道:“枣都尉,朕的屯田大业全权让你负责,八万流民、两万预备兵、三万白波军皆由你指挥。”

    “另外,朕让大司马朱儁辅助你。”

    “臣遵旨。”

    朱儁没有异议,他相信天子和荀彧的眼光。

    “陛下,他只是一个小小的都尉!”

    董承诧异地说道。

    “你给朕闭嘴。”

    刘协一个冷眼望过去,董承吓得直哆嗦。

    “臣定不负陛下隆恩!”

    枣祇深感知遇,又给刘协磕了三个响头。

    “看来陛下,比我想的还要可靠一些呢。”

    一直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