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君,不如我们各自将答案写在手心,看看讨伐的对象是否一致。”

    刘协顿了顿,笑着说道。

    “行。”

    荀彧应了一声,从案上拿过笔来,就开始在手心写着。

    片刻后,两人都已写好。

    荀彧摊开手心,上写:徐州。

    刘协摊开手心,上写:袁术。

    “陛下为何认为是袁术?”

    荀彧目光中略带着三分讶异,七分沉思。

    在三国历史上,荀彧除了是顶级的谋士、政治家之外,还是著名的战略家。

    按照他的设想,以兖州为中心,先平吕布、刘备,夺下徐州之后,再进攻袁术。

    如此方能使中原安定,方能有资格与袁绍决战。

    现在皇帝跳过徐州,直接与袁术开战?

    “令君,你觉得徐州有必要讨伐吗?”

    刘协笑着反问,按照历史的轨迹,以及曹操和荀彧的构想,确实应该先伐徐州。

    但现在,刘协有自己的看法。

    “愿洗耳恭听。”

    荀彧沉思了一下,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向刘协拱手。

    去年,曹操大军征伐徐州,遭到陶谦、刘备顽强抵抗,结果兖州士人,因不满曹操收编四十万黄巾贼,所以在陈宫的牵引下,迎吕布为兖州之主。

    后来虽夺回兖州,吕布也遭到驱逐,投往刘备,但现在的徐州,有吕布和刘备在,依然是两块硬骨头。

    但是,这只是针对于曹操而言。

    如果是皇帝的话,或许又是另外一回事。

    “徐州,于曹操而言是块难啃的骨头,但于朕而言,却不算什么。”

    刘协顿了顿,继续说道:“先说刘备,他仁义著于四海,陶谦临死前,将徐州传给他,为的是保境安民。”

    “但刘备为何明知吕布狼子野心,却要接纳他?因为他知道,徐州乃四战之地,曹操与袁术都觊觎此地,所以他守不住。”

    “刘备乃汉室之后,先不管是忠是奸,朕要招降他,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拒绝,因为刘备要的不是徐州,而是名望,以及他跻身朝廷的野心。”

    说完,刘协发现荀彧的目光,已经开始变得惊讶。

    其实这算不得什么,这只是从历史后来者的角度上去分析,但凡对三国有些了解的人,都能做到。

    曹操招不来刘备,但是自己这个皇帝,却绝对可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