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李隆基听下方大臣言辞凿凿,再次暴喝其名。

    然后抬起手臂,指着下方群臣,失望的怒声说道,“尔等也知道事态严重,那就给朕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不是再这儿,拿唐王说事儿!”

    但却没有责怪张岩这名进言的大臣,语气似乎也不像之前那样决绝,有所松动。

    这让下方的群臣,心中有了猫腻。

    特别是杨国忠等人,更是眼眸一亮。

    微微侧头,将目光看向了自己一派的大臣,给予眼色,示意他们进言。

    当即,便有数名大臣,跪伏而出,进言道。

    “陛下,张岩之言,虽然有损唐王体面,但这也是如今最好的办法,臣附议。”

    “陛下,现在已无时间给予我等,只能依张岩之法,暂先委屈唐王一番,解决通商,再议后事。”

    “陛下,唐王只不过失去权位而已,但如果能换来大唐昌盛,百姓安康,臣想唐王殿下得知,也会欣然同意的。”

    “臣等附议。”

    有了几名大臣带头进言,其余的朝臣皆是伏首赞同。

    反正李易与他们的利息有所关系,所以不介意来一手,墙倒众人推。

    “你们……”李隆基看着下方群臣,浑浊的眸子里,皆是失望之色,颓废的坐在龙椅上。

    便将目光移向了杨国忠道,“杨国忠,你来说说,可有解决之策。”

    杨国忠闻言,眉头一抖,开口道,“陛下,臣虽然不同意贬唐王以换取通商。”

    “不过,臣知道大食国使臣即将入长安,猜测他们此来目的,一为唐王殿下麾下白起,生擒大食国亲王哈里森,二为求和,三为这通商之事。”

    “矛头肯定会指向唐王殿下,若是我大唐态度过于强硬,势必会惹怒大食国,再次掀起战争。”

    “而如今,各国巨贾限制通商,我大唐财帛受损,国库受损,恐无力太多银钱,去支撑与三国之战。”

    “陛下,也知道,自从大食入侵,我大唐国库每日进出银钱,差一点就不成正比。”

    “现在东岛人掀起战争,突厥又入侵北庭,使得我大唐国库,已经出现赤数,在这样下去,国库会半年内被战争耗损而光。”

    “所以,这通商之事,越快解决越好。”

    说完,杨国忠便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他虽然没有直说同意,拿李易出来顶住各国巨贾的怒火,但是一番话中,却比直言更加犀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