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让所有底层的官府,都来订购报纸?

    的确,光是这样,至少就能够让生产的报纸保本。

    但是李世民总觉得,朝廷这是在欺压地方官府。

    不过,其实报纸的定价,一份只有一个铜板。

    一个铜板而已,一个地方官衙,哪怕是定上十个铜板,也不过是十文钱,其实也极为有限。

    虽然不无扰乱地方官府的嫌疑。

    但是和报纸能够带来的巨大好处来说,这点瑕疵,简直就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报纸能够在民间畅销。

    对此时的李世民来说,仍然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不过,既然愔儿敢这么说,估计真的有畅销的可能性。

    这样说起来,报纸的事情,就能够办成了,也能够一举扭转舆论对朝廷的不利局面。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对李愔说道:“愔儿,这件事情,父皇就交给你来办吧。”

    “这件事情,整个大唐,除了你,估计也没有其他人能够做的好了。”

    这话倒是个实话。

    在整个大唐,的确没有人比李愔更了解报纸了。

    虽然这种小事,李愔真懒得接手。

    但是此时也只好勉为其难地接了下来。

    接下来,李愔找到秀儿。

    秀儿可以说是大唐科技发展的先驱。

    但是这几年的教书育人,实际上秀儿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

    对于科研,她反而参与的并不多。

    这一次,李愔准备询问秀儿一番,将办报纸的事情交给她来做。

    不多时,秀儿便赶了过来。

    李愔将报纸的宗旨向秀儿说了一遍。

    然后询问秀儿,是不是有兴趣去办理报纸。

    当秀儿听到,报纸能够宣传各种先进事迹,能够向整个大唐的百姓传递正能量,便欣然答应下来。

    在她看来,报纸同样能够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甚至其用途,要比教书能够起到的作用更大。

    接下这个任务之后,秀儿开始详细询问办理报纸所需要注意的各种事宜。

    秀儿怕自己会忘记,找来纸笔,将重点和要点一一记录下来。

    然后,马上雷厉风行地展开行动。

    秀儿身边,几乎可以说掌握着整个中华学宫得人脉。

    所以,人手是必然不会缺的。

    而纸张、印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