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新顺1730 >
    
    皇帝发火也只是在朝堂上表达一下态度,吏治问题基层糜烂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时候谁要说真能根治,纯粹放屁。

    借这个态度,不过是给改革派壮壮声势。日后再慢慢收拾,毕竟前朝太祖皇帝的故事告诉李淦,靠杀人是杀不好的。

    现在盐政改革派、反改革派、以及刘钰这样的混在其中的造大反一派,彼此之间既有争斗分歧,有时候也会在一些问题上一致。

    现在三方明眼人,都明白一件事:

    那就是,晒盐法配蒸汽机提水,已经解决了困扰历朝历代盐政的生产不足问题。

    反改革派在生产问题上和改革派对抗,是毫无胜算的。

    双方唯一有可能分出胜负的地方,就在盐区的“边远地区”。

    盐政两大难题,生产、运输。

    生产问题解决了,边远区的胜负,决定了淮南盐改的深度。

    对总承包商,盐引囤积商而言,虽然生产充足会让他们的利益受损,但最大的损失还是取消总承包商制度、取消盐引分区制度。

    斗的方向,也就要把握在这个范围内。

    即,证明在边远地区,这一套反垄断法拆分的改革,会适得其反。

    所以,今天朝会上为什么要提到江西?因为这就是个模板一样的“盐区边缘省份”。

    但同样是盐区边缘省份,内部也是有区别的。

    江西,其实距离淮南产盐区不算太远。江西的边缘,来源于江西私盐泛滥,或者说来源于从明中期开始的闽粤对外出口,导致的商路携带闽粤私盐问题无法解决。

    可现在,江西问题,伴随着贸易中心北迁,实质上已经完全可以解决了。

    故而,反改革派的大臣立刻反对拿江西做实验。

    因为,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在生产问题被晒盐法和蒸汽机提水解决之后,盐政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就是“物流问题”。

    越远,改革派改革的效果越难体现,也越容易出大问题。

    江西伴随着海外贸易,已经不算“远”了。

    那么江西不能做角逐场,应该选哪?

    发完火后的皇帝,便点了林敏的名字,劈头盖脸先是一通输出,然后问道:“卿既管两淮盐政,兴国公大谈垦荒,虽和盐政相关但终非其本业。依卿所之见,这盐政问题到底出在哪?”

    林敏对本职工作还是熟悉的,但皇帝在问之前先对他进行了一番言语输出,他也索性只能把大顺的烂伤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