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新顺1730 >
    
    刘钰固然看起来挺面善的。

    可刚才那个问题,权哲身要是选择辩经王霸的话,刘钰会直接叫人把他拉走,送船上遣送归汉城。

    国内一群大儒都辩不过来呢,怎么可能有闲心和这种小年轻扯淡。

    他之所以允许见见权哲身,就俩原因。

    一个是觉得,不管国别如何,有识之士,感受到时代变化的危机,而寻找救亡图存救民水火之策,这种人也确实值得敬重。

    再一个,纯粹就是因为朝鲜国平壤地区的煤矿。

    甚至,煤矿的面子,可比救亡图存的志士精神,大得多。

    现在刘钰真就不怕那种慕强的人,不但不怕,还特喜欢慕强的人。因为大顺现在确实强,所以慕强心态对大顺非常有益。

    如今权哲身居然要问他富民之策,那可真是正中下怀。

    大顺的工业革命刚刚开启,蒸汽机的使用也算是开始缓步增加,煤,渐渐成为制约松苏发展的大问题了。

    历史上,上海闹过两白一黑问题。

    原因诸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如果上海周边有大同那等规模的煤矿, 这一黑是怎么也闹不起来的。

    就像是没人会在海州晒盐场旁边囤积食盐准备大赚一样的道理。

    松苏轻工业区缺煤, 现在当然不是问题,但科技树已经基本点到了,用不了多久就要迎来产业大发展了,煤的问题肯定是要解决的。

    松苏作为此时、以及将来的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对煤炭的需求量是极大的。

    事实上, 历史上直到二鸦打完、苏伊士运河修通,上海用的煤, 仍旧有35%来自于加的夫。

    威尔士首府。

    英国船从威尔士装上煤, 真的绕了大半个地球,就那时候的运输力, 就算没关税, 只算运费,居然能一直占据首位,也足见离谱。

    第二位就是澳大利亚煤。

    当然,现在松苏这边, 用的主要是徐州煤, 但毕竟这时候还没有蒸汽车加铁路, 使得煤价成为松苏地区发展的巨大制约。

    现在问题不大。

    马上问题就要大了, 甚至几乎可以说大顺打赢第一次世界大战, 就要问题大了。

    海运肯定是最省钱的。

    放眼四周。

    靠海。

    有河。

    人口密集、劳动力充沛。

    劳动力廉价且充足。

    距离松苏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