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新顺1730 >
    
    大顺对锡兰的征服扩张,得到了什么?

    从商业资本的角度看,得到了肉桂的垄断权、得到了锡兰珍珠的专采权、得到了拉特纳普拉的宝石开采。

    从国家战争力量的角度,得到的自然更多。

    无论是人口,还是战略位置。

    但,其实最重要的,以上这些都比不上的,是大顺得到了大量的国有土地。

    葡萄牙人来带这里,强制推广天主教。

    大量的佛教人口和高种姓人口,为了逃避天主教,逃亡到了山区,留下了大量的空地。

    持续二百年的断断续续的战争,摧毁了锡兰的水利设施,使得这个从汉晋时候就在中国史书里的物产丰饶、水利设施农业经济的国家,农业基础基本崩溃,出现了农业退化。

    崩溃的农业、逃亡的高种姓,留下了大量的荒地。

    当荷兰人赶走葡萄牙人后;当锡兰人感叹扔了生姜、请来辣椒后。

    崩溃的农业、匮乏的劳动力,促使荷兰人在泰米尔人奴隶和华人奴工之间做出选择。

    因为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在中国史书中的物产丰饶的国家,因为水利设施的崩溃,已经混到了要从印度和南洋进口大米的地步。

    荷兰人的商业气质太浓、味儿太正,能把马六甲、锡兰这种地方弄成靠外面进口大米的地步,也真是重商抑农到极致了……

    当大顺的军舰击溃了荷兰人的舰队,新的统治者抵达这里后,大顺的军事贵族们兴高采烈, 因为, 他们得到了大量的、可供耕种的国有土地。

    均田制、府兵制的前提,要么是村社土地所有制、要么是国有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土地私有制, 是没有搞均田、授田、府兵制的基础的。

    或者,说的更通俗一点:耕战的前提,是土地国有制、官有制、至少也是村社残余的集体制。

    杜锋是锡兰都督,不是锡兰节度使。米子明是南洋都护, 不是南洋总督。锡兰、马六甲、婆罗洲, 这些地方叫军镇,不是叫省。

    这不是简单的白马、黑马,或者蟋蟀、蛐蛐的区别。

    而是所有制、土地法、户籍法、军役法、税法的区别。

    锡兰此时有大约18万成年汉人。

    其中大约5万成年汉人,和他们所属的大约3万户家庭——他们中的很多人, 娶不到汉女, 下一代基本还未成年——他们手里的土地,既没有田皮,也没有田骨, 是绝对禁止买卖的国有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