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最终诊断 >
    
    ,

    (已经全部改完,可惜审核编辑休息,一整天后台都没反应,估计明后天会陆续放出)

    (最近写到白细胞的问题,一个看似简单到普通老百姓都看得懂的指标其实想真正读懂并不容易,内里蕴含了大量知识和临床经验。)

    临床上医生经常能碰到白细胞减少的患者,第一反应,是不是造血系统出了问题?

    我们都知道像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很多血液系统疾病都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轻度减少的患者临床上可能没有特殊症状,但是中度和重度减少的患者则容易发生感染,并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可出现高热、黏膜坏死性溃疡及严重的败血症、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但是有些白细胞减少往往不是血液系统疾病所致,而是源于药物本身,这些你们警惕了吗?

    抗肿瘤化疗药物

    抗肿瘤化疗药物通过阻止形成或直接破坏癌细胞生长繁殖过程中所需要的某些重要营养物质,如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等,使癌细胞停止生长。

    但目前所使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物的选择性不高,在抑制或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于骨髓、淋巴、皮肤等生长旺盛的正常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细胞减少是用药中一种常见的毒性反应。除影响白细胞外,抗恶性肿瘤药也能抑制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几乎每一种抗肿瘤化疗药物都有可能会引起白细胞减少,但是常见的还是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主要包括烷化剂和抗代谢药:

    1.烷化剂。烷化剂按化学结构可分为:氮芥类、乙撑亚胺类、亚硝基脲类和甲基磺酸酯类、三氮烯咪唑类(替莫唑胺)和肼类(丙卡巴肼),其中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有氮芥和环磷酰胺;

    2.抗代谢药。主要有: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甲氨蝶呤、培美曲塞),胸腺核苷合成酶抑制药(氟尿嘧啶、卡培他滨、替吉奥),嘌呤核苷合成酶抑制药(巯嘌呤),DNA聚合酶抑制药(阿糖胞苷、吉西他滨)。

    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

    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又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部分品种同时还有抗风湿作用。NSAIDs除了典型的胃肠道反应外,还可以诱发过敏反应,目前有研究认为,此类药物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主要机制为变态反应所致,也有观点认为其可直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