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裕后方工厂区域。

    一处山顶的防空阵地上。

    防空连连长文野视线离开硕大的光学测距瞄准设备,然后看向阵地中央那硕大的四联装40高炮,嘴角抽了抽,对着李云龙道:

    “团长咱今后还是别弄这玩意了。”

    “这高射炮确实是好东西。但这玩意本来是准备给大型军舰用的,包括底座,一门接近十吨,太重了,转移太麻烦了。”

    “还是双联装适合,平路大吉普都能牵着跑。”

    回想起把这门四联装高炮转移到山顶的过程,文野就头皮发麻。

    山顶修的公路并不适合十轮重卡行走,更别说还牵引着一台重近十吨的防空炮,为了将这玩意转移到山地阵地上,他调来了整整五百人,又是扩宽平整公路,又是推拉,忙活了大半个晚上才搞定。

    “今后我多弄点双联装的来。”

    李云龙点点头。

    整整十门四联装40高炮,让他心里到现在都还肉疼。

    一门堪比一个坂田啊!

    他之所以换这玩意,是看着那环形防护炮盾能保护射手,超密集的火力,以及资料中说的能提升防空效率的一整套射击指挥仪。

    “那套射击指挥仪弄明白了么?”

    李云龙接着问道。

    “团长···”

    提起这个,文野再度感觉一阵阵头皮发麻:

    “这套光学测距我会用了,比较简单,比单管的没有复杂多少,但那个火控雷达还有机械计算器,这玩意实在是····”

    “大师傅倒是会用,也教了我一会,但这套瞄准系统是需要五个人操作的,大师傅又太忙了,修械所,炸药厂都离不开他。”

    随同四联装提供的射击指挥仪并非全自动,工作方式非常原始。

    首先需要目视发现目标,然后雷达操控员操控雷达持续照射,并测出距离和方向角,之后再由另外三个操控员将数据输入机械计算器,最后计算出射击数据传递给炮组。

    非常麻烦,不仅仅需要高知识水平的操作员,还需要大量的训练。

    “过段时间就好了。”

    李云龙劝慰道。

    等王根生完成任务,就会有最低两个新的大师傅。

    就在这个时候。

    呜呜呜呜···

    防空警报响起,同时,电话传来了团部电报室的汇报:

    “两架鬼子侦察机从太原方向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