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逆宋 >
    
    不过月余时间,高句丽国土便首付十之七八。

    李继隆在水原,刘光义进军更快,已到达大邱。

    再有半个月,高句丽便能全线光复。

    从周师进入高句丽境内,就不需要王昭操什么心,只要坐等复国就好。

    唯一一次操心,却让周师损失了大-将。

    这日王昭正与柴宗训讲些高句丽的典故趣闻,杨延德呈了两封奏折。

    “皇上,前线来的战报。”

    天天都是胜仗,柴宗训有些麻木了。

    打开奏折扫了一眼,刘光义禀奏天气转冷,铁骑军常年生活于江南,对寒冷气候极为不适应。

    所以他想暂时撤回国内修整,待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再挥师北上,请皇上恩准。

    如今高句丽全线光复在即,刘光义却突然请旨修整,虽是突然,不过也在情理之中。

    柴宗训又打开李继隆的奏折,没想到内容与刘光义一模一样。

    天气太冷,我要回辽东修整,来年再挥师南下,请皇上恩准。

    刘光义说不适应气候也就罢了,辽东的严寒更甚于高句丽,你李继隆要是怕冷,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柴宗训将奏折递给王昭:“昭王且看看。”

    王昭看后不解:“此是何意?”

    柴宗训在心中冷笑,必是俩人在高句丽受了什么委屈,又不便说出来,只好假托天气,请求撤军。

    但王昭故意装佯,这就不对了。

    天朝虽有气度,却更有尊严。

    柴宗训可不是圣母:“既是将士不适应气候,那也只好先行撤军,待来年开春再战。”

    王昭以为柴宗训故意留下部分扶桑军,用以牵制高句丽,慌忙跪下。

    “皇上,眼下高句丽国土已光复大半,何不趁此时一鼓作气全线光复?”

    “待扶桑军被剪灭,臣愿率高句丽举国军民迁入中原。”

    这种有劣根性的民族,柴宗训才不想要:“昭王又是何必,高句丽气候严寒,我王师不适应也是正常。”

    “如今扶桑军被逼于光州一线,只要高句丽大军坚守住,来年朕必派遣水师,将其全歼。”

    王昭口口声声归附中原,绝对是真心的。

    但如果有机会做皇帝,谁不愿意?

    如果高句丽军民能守住已经光复的国土,等到来年周师帮忙将扶桑军全歼。

    只要宣传的时候,稍微春秋一点点,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