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逆宋 >
    
    拿下祁连州可与拿下一个县大有不同。

    虽然吐蕃有四十州,但站稳一州后,将更为方便传播革命。

    杨延德连忙按照既定计划向魏咸信传信,毕竟祁连州没有城池,易攻难守,仅靠突击营三千人是不行的,必须派大军前来守卫。

    祁连州距离河西很近,粮草运输不成问题。

    接下来便一州一州的鼓动百姓,只要革命成功,老百姓配合,占据城池将容易得多。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实在没有必要不配合。

    周师打下土地,不要一分一毫,全都交给百姓按人头均分。

    不管种地放牧,五年之内不须缴税纳粮。

    真正做到人人平等,吐蕃人的事,吐蕃人自己处理。

    西北的战略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朝中因为来了杨延定,将要有大动作。

    杨延定经略江南和辽东两地多年,家资巨万的豪绅大贾他见过,穷得吃不上饭的老百姓他更见过。

    虽然国家一片繁荣,国库收入连年增加,大多数老百姓都在叫好,但杨延定还是看到了隐忧。

    于是他坐镇文德殿的第一天,便上了一封奏疏《论贫富疏》。

    奏疏只阐述了一件事,如今社稷虽然看着繁荣,但以此下去,贫着将更贫,富者将更富。

    若干年后,当贫者超过一定数量,且日子过不下去,必然会揭竿而起。

    即便以社稷实力镇压,也必然会伤筋动骨,此非长久之策。

    其实这是封建王朝的通病,王朝前期,励精图治,国家走上巅峰。

    随后便开始两级分化,穷人资源越来越少,富人资源越来越多。

    当差距到一定程度,无可调和之后,穷人自然要起来反他娘的。

    这个问题柴宗训思考了很多,但几千年来都没能解决的事情,他也有些束手无策。

    眼下杨延定既然提出这个问题,正好将他召来商议一下,即便不解决,能延缓一下也好。

    为了能够集思广益,柴宗训同时叫上了赵德昭和慕容德丰。

    赵德昭看到奏疏反应很大:“不知杨大人写此奏疏是何意?莫不是要让富人将财富分与穷人?”

    “须知富人也不是一开始就富,而是受了皇上的恩德,自己再努力打拼才得来的。”

    杨延定驳到:“赵行长之言差矣,大周的大部分富商,的确是皇上重农不抑商才得以富起来,然而那些巨富,无一不是依靠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