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逆宋 >
    
    杨延定有些强词夺理的意思,慕容德丰不欲与他多争。

    如今国策已然推行下去,医保司和几条混凝土路已经立项,学生也都派了下去,柴宗训有些骑虎难下的意思。

    况且杨延定并无私心,一直都是忠心为国,柴宗训只有选择相信他。

    但吕端所说,也的确属实,柴宗训只能暂时将奏折留中。

    吕端上奏并未引起多大的水花,却释放了一个信号。

    攻击高征税国策,并不会受到惩罚。

    高征税损害的中等之家,却是朝廷官员最大的来源。

    豪富之家的孩子多半继承父业,普通百姓家中偶有做官的,却也不多。

    只有中等之家,没多少家业可以继承,但可以拼命供孩子读书。

    特别是近一年多来,先前打天下的一批老臣死的死,退休的退休,现今朝廷充斥的,基本都是读书人。

    既然攻击高征税无罪,于是弹章如雪片般飞进了宫中。

    特别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宋准的弹章,简直将杨延定骂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

    杨延定在朝中并无根基,他唯一的依靠是柴宗训。

    于是柴宗训将这些奏折通通留中,就当做没看到。

    这么做的后果是,百官年轻一些的纷纷请病假,年纪大一些的要求致仕。

    宋准更狠,眼见皇帝不放奏章,趁着早朝时,拦住了杨延定的车驾。

    “奸相,你可敢下来与我理论?”宋准对着车驾大呼。

    杨延定本不是没有丘壑之人,但这几日被骂的实在是不耐烦,便冲出车驾:“敢问宋学士,要与本官理论什么?”

    “奸相,你可睁眼看看,”宋准喝到:“天下百姓因你高征税国策,已然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你还不知悔改吗?”

    “如何水深火热了?”杨延定说到:“本官知道,要从口袋里掏钱出来,换做是谁也不愿意。”

    “可这钱未流入国库,本官也未私藏一毫,全都用在了百姓身上。”

    “如今江南百姓看病不要钱,待医保司医药工场完工,我大周子民看病都不要钱,难道你没看到吗?”

    “还有幽州和江南的多所大学正在兴建,为社稷培养专业人才,你看不到吗?”

    杨延定接着说到:“你看不到,你只听到那些升斗小民锱铢必较的声音,便自诩为生民立命,从而攻讦本官。”

    宋准冷笑:“杨大人,便如你说我一叶障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