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之前郭老夫人离京,您便对郭贵妃多有关照,如今郭家回来了。

    您又变着法子,照看着郭家表小姐,这郭家还真是有福份”搀扶着太后,也满鬓白霜的嬷嬷说道。

    “哀家做的这些算什么,黄嬷嬷你还记不记得那时候入主东宫,我们过的日子。

    先太后刘氏不满,多加挑剔,甚至想让刘贵妃将哀家取而代之。

    哀家没有刘家那么盛的地位权势,逐渐在挑唆中失宠,刘家和先太后背地里诬陷哀家善妒。

    说哀家怕有其他皇子威胁太子之位,暗自损害皇上身体,导致皇家子嗣单薄。

    那时候有几个人还记得哀家,虽有皇后之位,却无皇后之实权,日日如履薄冰。

    那时候哀家若不是为了太子,真恨不得丢了这皇后之位。

    那是哀家最难的时候,人走茶凉,失宠人散。可是这时候她什么都不说,就是突然拿着以前的进宫牌,日日进宫陪伴身侧。

    用自己的行动表明,郭家以及边关王家,只认哀家,只认当初还是太子的陛下。

    那时候郭家受打压,他们从没有求过哀家,可是哀家有难。

    他们不顾忌惮,果断的站在了哀家的身后,让刘家有所忌惮。

    恰逢战乱,哀家才得以恢复荣宠,又在陛下近五十,生了辰儿才拔了陛下的种下的那根刺以及疑虑。”

    有些人没有漂亮的话,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回头,她们都在,有些人是真的能走一辈子的。

    哀家现在已达至高之位,但是哀家一点都不为此觉得开心。

    你知道哀家觉得最开心的是什么吗?不是这些高位,也不是这些富贵荣华。

    而是站在夕阳尽头,回望自己的一生,发现两个儿子已成龙,故人还在。

    她从不愿意为难于我,这一生只求过哀家一件事,那就是让我在宫中多加看顾郭将军的小妹。

    但是你知道的,哀家并没有做好,郭贵妃还是受委屈了。

    如今她儿孙满堂,陛下恩宠,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唯一担忧的怕就是这个郭家的表小姐,你可知道郭家九个孙子,一个孙女,求亲求娶者无数,但是却无一人求娶那丫头。

    这人最是薄凉,哀家已经打探出那个丫头,之所以搬离郭府,就是害怕因为自己的身份和母亲合离影响,郭家其他人的亲事。

    那丫头性子讨巧可爱,却因为没有投好胎,被人轻贱了去,如今搬离郭家,外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