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楚河记事 >
    
    牛婶和牛红母女俩骑着自行车,驰骋在蜿蜒的山路上。

    在不断的颠簸中,牛婶突然问道:“红啊,我刚仔细算了算,你下乡十几年,家里除了各种票还有东西,给你寄现钱,总共也就寄了不到七年,你怎么现如今还能攒下八九百?”

    别说乡下地方不花钱,那得看过什么样的日子!

    本地的农户家里有自留地,悄摸声种点东西,养两只鸡,有些地方也不会过分抓。

    而且再怎么样,一家七八个壮劳力,多少也能挣些钱来。

    但是下乡知青就不一样了,住的地方队里分配,也没有自留地,每天除了挣工分,其他时候就是挤破头冲那么几个教师岗。

    再说别的收入,那真是半点儿也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知青都是靠家里头支援才能好好活下去的。

    但她女儿怎么就还能攒下这么多钱呢?

    那这么些年来,是真的没舍得花钱呀。

    毕竟结婚前她带着陈建国回来,两口子早打听清楚了,陈建国每天只会喊口号,挣公分也挣不满,更别提积蓄了……

    当时牛婶想着,反正在乡下过日子,没有公婆,这样的男的怎么也欺负不了大红,他们反而更安心一些。

    不然,这时候别管城里乡下,打媳妇的多的是呢。

    但如今这么一想,牛婶就觉得心里发酸。

    ……

    说来牛家,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别看家里头红砖房只有主屋那么一座,可那是牛家人内秀,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好东西,当然也都要藏起来。

    实际上——

    牛老头退休前是帝都玻璃厂的领导。

    他为人实在,手上很有些人脉,牛婶之前也是厂里的职工。

    但那会儿,运动搞得正激烈,厂里头一度都要停工了。他家里一儿一女都符合下乡的要求,怎么着也得出一个。

    本来家里人都打算好了,就一个适龄孩子,牛婶的岗位退下来让儿子顶上去,就不用下乡了。

    牛叔再干几年,等牛红到年龄了,再让牛红顶上去,女儿也可以拿工资了。

    可没想到,家里头挨了次举报,虽然没造成什么大伤害,可风评已然不好。

    牛叔当机立断,直接退岗给了毕业证刚到手的,刚满18岁的儿子。

    可岗位给儿子了,知青办还是直接找上门来了。

    说是接到举报,家里女儿也正适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