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黄天之世 >
    
    只要是人,便都会有七情六欲,便需要进食饮水。

    很多事情可以依靠意志来克服,心中的恐惧、艰苦的环境、难耐的气候。

    但是唯独进食饮水却是身体的必须,若是不进食饮水,再坚强的人都无法坚持下去。

    因为那是生理的需求,是自然的规律,这一切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行军作战,必须要充足粮食补给,才能保证军队的战力和军心的稳定。

    官渡之战,袁绍麾下有精兵强将无数,军力远胜曹操。

    但是乌巢一败,使得军粮尽丧,因而引得全军震动。

    最终十余万袁军兵败官渡,赢得仓皇南顾。

    军队后勤补给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若是没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军队,对于一支军队无论是士气还是体能的影响都是十分之大。

    而后勤补给,在没有飞机火车,甚至连道路都比较落后的的古代却是并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汉书·主父偃传》有云:“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

    “又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盖天下始叛也。”

    当初秦始皇要征讨匈奴,但是丞相李斯却是劝谏始皇帝暂时罢兵的言语。

    让天下飞速运送粮食,从很远地方调集粮食,率三十钟而致一石,即运三十石的粟米,只有一石能运到,

    男子拼命耕种,满足不了粮饷之需,女子努力纺织,满足不了帷幕之求。

    百姓财穷力尽,孤寡老弱不能养活,路上死者相望,因为这个缘故,天下必定会发生叛乱。

    三十石粟米从内地运送到边疆只剩下一石,确实是有些夸大,也不准确。

    毕竟粮食发起之地有远有近,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粮食在路途之上的损耗确实是相当巨大。

    汉魏时期的屯田制,唐朝的府兵制,明朝的军户制度虽然用意不同,但是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钱粮。

    府兵制解决的是稳定的士兵来源问题,屯田制解决的是粮食补给问题。

    而军户制则是想要解决了两者的问题,只不过前期制度刚刚确立的时候还行,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项制度便开始崩坏,鱼和熊掌终究是难以兼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