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看着竹简,曹操派出大量细作,开始在乡间散播谣言,蛊惑人心,若是蜀人不早降,必定会遭到屠杀。

    他想了想,当即写下应对之法,言曹军凶暴,敢反抗者皆会被屠戮,凉州百姓被杀之事就在昨日。

    曹操一旦夺得汉中必会攻打益州,凉州百姓昨日就是益州百姓的今日。

    好在有大汉皇叔刘益州率兵出征,抵抗曹军于白水、葭萌关外。

    刘益州必定会拼死击溃曹军,还益州百姓一个安定的生活,阻曹军与关外,诸位该做什么做什么,不必惊慌。

    昔日曹操率领百万之事,败于刘益州之手,如今仅率领十万曹军,无需惊忧。

    堵不如疏。

    诸葛亮觉得这些事情还是要积极与各郡县的百姓交流沟通,以免被有心人利用,出现大面积恐慌跑路事件。

    至于那几家想要反叛的豪族,法正虽然退走不在言语。

    但诸葛亮在关平的建议下,仍旧采取了执法钓鱼的策略。

    就是为了以防万一,被他们暗地里破坏后方。

    对于巴蜀集团的人,诸葛亮始终有着清醒的认知。

    因为这一地区开发早晚不一,豪族发展极为不平衡。

    益州北部巴郡蜀郡等地,因为文翁治学兴蜀后,豪族迅速发展,至于益州南部诸郡发展缓慢。

    直到东汉中期,桓帝时伊珍从汝南地奉受经书图纬,学成回归乡里,自从南域浸染儒风,蛮荒向学,始出士人。

    所以想要作乱的一般都是蜀郡、巴郡等地的豪族。

    像是甘宁等人,皆是巴郡大族,被东州军击败,逃出益州,投奔的刘表。

    南阳豪族一般都跟中央权力相结合,而巴蜀等偏远地区,便是跟地方郡县结合,属于地方豪族。

    先前刘璋在的时候,有些豪族子弟犯了罪,因畏惧他们,故而大多不追究。

    但如今诸葛亮依法治理蜀中,即使豪族子弟犯罪,那必须要定罪。

    就像这次听人挑拨,想要投靠曹操,鼓起叛乱的,全都被他绞杀示众。

    然后提拔没有参与叛乱的豪族世家子弟,补充空缺。

    蜀中地方豪族,一下子就安稳了许多。

    张松瞧着诸葛亮一副忙碌的样子,这些日子他都感觉累的不行。

    怎么诸葛孔明还这般有精神?

    他比自己也小不了几岁啊!

    这些日子,张松对诸葛亮那真是心服口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