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座圣地,各有各的惊人气象。

    紫霄宫有环岛九重。

    上阴学宫也不遑多让。

    碑林、青云路、诸子像、圣庙、龙院,皆是世人向往之处。

    当然。

    最负盛名的。

    莫过于书山、学海。

    传闻其中承载着至圣之法,先贤之道。

    天下众多士子的毕生心愿,就是进入其中,面见古之圣贤。

    “左师兄今日要出关了。”

    “是啊,整整两年了!”

    “攀登书山,横渡学海……这份毅力和天赋,世间罕有!”

    “听说左师兄总共进去过三次!”

    “首次,十岁登书山,淬体、锤形臻至完美,凝聚了一颗‘文曲星’。”

    “第二次,十八岁突破凡境八重,演化出浩气长河的武道意志。”

    “这一次,不知道又有什么样的惊人收获?”

    高冠博带的年轻士子议论纷纷,他们眼中并无嫉妒神色,反而满是钦佩。

    但凡能够拜入学宫,且次次大考名列前三。

    便有机会进入书山、学海。

    只不过。

    攀登书山,横渡学海全看个人本事,心性修养。

    若是经受不住磨炼,跌落书山,沉溺学海。

    届时会有性命之危,只能被一旁守候的师长带出。

    能在里面待上整整两年,日夜承受天风洗礼,弱水冲刷。

    此等体魄与心志,可以说冠绝上阴学宫。

    因而诸多师长、士子都一致认为,左端云有望天下儒首之位!

    “紫霄宫近千年没有出过道首。”

    “须弥山这一代未必能有人走进三千狮子林。”

    “若是左师兄成了天下儒首,当是我上阴学宫独占鳌头!”

    除去士子学生翘首以盼,学宫的师长也有所期待。

    六大圣地,以上阴学宫、紫霄宫、须弥山为首。

    每过五百年,自有儒首、道首、佛首出世。

    这关乎各自道统的气运。

    万载之前,甚至还出现过三圣争锋,角逐魁首的空前盛况。

    “左司业进去之前,已经是凡境九重,先天大宗师。”

    “攀登书山、横渡学海两年,说不定有希望冲击凡境十重,武道人仙。”

    九层高的观山楼顶,面容古板的中年男子昂然而立,眺望不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