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姆加基地的整训正式开始,一共分为两种训练模式。

    分别是按批次一年制的士兵整训,和按期算的8周军官集训。

    前者是主体,后者是补充。

    在这种特质的整训模式下,这段时间从国内陆续补充过来的学生兵员,和新38师的7000来人。

    共计总人数近9000人,就被分成了两个群体。

    所有从国内补充过来的新军官,和新38师的营长和以上的军官,被全部抽出来组织到一起,进行为期8周的军官集训。

    这也是第一期“军官培训”!

    军官们在完成一期的军官集训后,才会根据各自将要带领的兵种,再次分配到兰姆迦基地里的相应军事学校,去进行进一步的专业化学习。

    这些军事学校是美国人办的,也是最近才建立起来的。

    有步兵学校、炮兵学校、战车学校、工兵学校、通讯学校……

    等等。

    细致分类,力争最优。

    目的是为了利用更加专业的方式,培养出军事素质优秀的军官和士兵。

    而这些学校的教学基础,主要是那300名毕业于美国各大名牌军校,被派遣到兰姆加基地这边的美军军官。

    这些种类繁多的军事学校,因科目不同教学周期为12~16个星期不等。

    完成一起军官集训的军官们,还得从这些军事学校考试合格毕业后,才能和士兵们正式“接触”。

    而新38师的营和营以上军官,被调过来参加第1期军官集训。

    他们原先所在的各营团,所空置出来的营和营以上部队主官职位,也就顺理成章的全部由美国军官来接任。

    这种模式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实际上是史迪威的暗中故意安排。

    可称之为“驻印军大换血”!

    史迪威没有得到孙立人的支持,就进行这样的人员调动安排,也为接下来一场风波埋下了隐患。

    军官们全部被抽走进行集训,有专属的训练日程安排。

    剩下的9000来名驻印军士兵们,也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整训,他们的训练同样是有个系统的规划。

    首先是给所有士兵进行兵种分类,安排到不同的部队里面去。

    被划分为炮兵、通讯兵、步兵、战车兵和医疗兵等等的士兵们,首先都要被送到各个专业的军事学校里去,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专业训练。

    让士兵们能够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